时间:2021/6/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781298.html

柳玉年11月4日在婺源沱川写生

柳玉(.05—),男,汉族,祖籍山东蓬莱,教授,画家,硕士生导师,现为湖南省“双一流”设计学应用特色学科带头人,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长沙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民进长沙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年获长沙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人才称号。

写生缘由

年10月,我第三次带学生到江西婺源沱川写生,这次写生共15天时间,完成写生风景油画19幅。意犹未尽的我,紧接着又去屏山画了7天,完成写生风景油画10幅。这是我出外写生时间最长的一次,用了22天,共画了29幅风景油画。这次写生,我画起来确实比较有感觉,对画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著名画家吴冠中讲,“美感,往往像触电一般立即予人以反应,看画本来是一目了然的,当人们未及细辨画里情节,很快便能直觉地区别作品的美丑……”。沱川和屏山历史上都属于徽州,山清水秀,文风昌盛,民居沿承了徽式建筑风格,高高的马头墙,黑白灰的色彩组合,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被其独特风格与厚重文化所吸引。比较这些年来以往的写生油画作品,这次画的油画是我最喜欢的,尤其是那幅《雨中沱川》,将浸染在濛濛烟雨中的“书乡”沱川的浪漫情怀作了或隐或现的表达。画面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灰白色的古建筑群与寂静的远山,一切都是如此的古老、宁静、悠远。中景点缀的撑伞的行人和车辆,则使整幅画面显得更加灵动活跃,让人感觉沱川雨濛濛的街景实在是太美了。

湖南师大教授、博导谢雱评价说:“柳玉先生的作品不仅散发出清新、自然、质朴的生活气息,而且给人以写实艺术的经典之美感。他想用自己的画笔将生活中、生命中最动情的物象化为永恒。他尤其看重作画时精神状况的真诚与表达的自由,正是这种创作心态使得他的画面既严谨、精美又不失生动的气韵”。我的画,虽说不一定达到了这种境界,但确实是我努力的方向!

作品欣赏

·《沱川村》系列风景油画作品·

谢雱教授点评:观赏柳玉先生的油画风景作品,我们很快就会为其画中散发出的质朴、自然、清新的生活气息所感染,它们给人一种追求真情实感、崇尚写实经典艺术又远离了尘嚣的纯净美感。这批作品不仅具有本土南方特色的乡土风情,同时还显现出了一股清新自然的“醇美”的审美特征,值得观者去反复揣摩和品味。

1.柳玉《雨中沱川》布面油画50cmX60cm年年5月发表在《文艺研究》杂志

《雨中沱川》则将浸染在濛濛烟雨中的“书乡”沱川的浪漫情怀展露无疑,画面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灰白色的古建筑群和静默的远山,一切都是如此的古老、宁静、悠远;中景点缀的撑伞的行人和车辆活跃了整幅画面,画面描绘空间疏密有序,使得江南村雨雅趣尽显,十分灵动。

2.柳玉《沱川古村落》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3.《河西桥》布面油画60cmX80cm柳玉年

4.柳玉《古镇石桥》布面油画80cmX60cm年

5.柳玉《理坑秋色》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6.柳玉《沱川秋》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7.《沱川书屋》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8.柳玉《沱川石桥》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沱川石桥》描绘了灰绿色和白色调的河流与阳光下银灰色的路堤之间的色彩关系,对比变化微妙而生动,展现了皖南小镇独有的迤逦风情。

9.柳玉《村尾发廊》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胡蓉老师点评:《村尾发廊》算是柳玉先生一气呵成的小景作品,画面取景于不起眼的村尾溪水边,江西婺源的村落风景顺着溪水涌向眼前:青山茫茫,江南的屋檐白墙融入灰白的天空,红土砖墙的老屋屹立于街巷两边,青灰色的石板铺成的小桥,裹着青绿油菜花的弯弯台阶和溪水旁忙碌的洗衣人……。画面描绘的是生活气息浓烈的乡村风情,却以轻松明快的用笔和色彩表现出来,活泼之余仍保留着朴素真实的本意。

10.《河西村小景》布面油画50cmX60cm柳玉

11.《沱川小溪》布面油画50cmX60cm柳玉年

12.柳玉《溪边老树》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13.柳玉《沱川大桥》布面油画60cmX80cm年

14.柳玉《沱川小景》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15.柳玉《两棵古樟》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16.柳玉《石桥人家》布面油画50cmX60cm年年8月发表在《文艺研究》杂志

17.柳玉《沱川翠竹》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18.柳玉《婺源印象》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19.柳玉《农闲》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屏山村》系列风景油画作品·

谢雱教授点评:细品柳玉先生的《屏山村》系列风景作品,我们认为写实的朴素感、浓重的乡土味、色彩的鲜亮性可谓构成了他油画风景的最大特色。

1.柳玉《屏山老街》

布面油画60cmX80cm年

谢雱教授点评:如《屏山老街》一画,描绘的是皖南地区一个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文化气息的小村落的常态景象。画面中,街市人流攒动,白墙灰顶重叠交错,房屋鳞次栉比,在幽深且敞亮的老街间,一条涓涓小河清静地淌过此处,画中的房屋、人群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整个画面通过老街一景的“浓缩”又“放大”,给人一种“画里乡村”的“醇美”之感。它所引发的共鸣,既是人们对当下城市生活的一种深刻体验的反思,同时由此对整个人世沧桑也具有一种哲理性的感受。

2.柳玉《农家小院》

布面油画60cmX80cm年

3.《雨后青石街》

布面油画60X80cm年

4.柳玉《古桥旅社》

布面油画60cmX80cm年

年8月发表在《文艺研究》杂志

谢雱教授点评:在《古桥旅社》一画中,这种艺术特色就非常明显。映入眼帘的是风和日丽的村落一景,宁静的街道、平和的生活,偶有车马与村民路过,右侧房门上那褪色的喜字仿佛还在诉说着本村前几年的一段喜庆故事。老树泛出了新芽,中景的那栋白墙青瓦房应该就是旅舍了,再加上老巷中的车马、人、狗等一起构成了该村落宁静而朴实的生活画卷,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朴素感。这种画面单纯、质朴的美感,正是绘画朴素美的魅力所在。

5.柳玉《杂草地》

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6.柳玉《夕阳屏山》

布面油画60X80cm年

7.柳玉《屏山白菊》

布面油画60X80cm年

谢雱教授点评:如在《屏山白菊》一画中,其色彩有蓝色的天空、白墙灰瓦、清澈的树丛、浅亮的白菊等,用色简括、单纯、有力,画面基调亮丽,灿烂的光照烘托出了村外鲜亮的景色。画面意境宁静、清新又温馨,真可谓有一种乡土生活“逍遥游”的审美境界。

8.柳玉《古镇新貌》

布面油画60cmX80cm年

9.柳玉《屏山晚秋》

布面油画50cmX60cm年

10.柳玉《屏山夕阳》

布面油画60cmX80cm年

end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jj/113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