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元?吉州窑褐彩宋词花果纹瓷枕

:元

:瓷器

:长44.2.3cm,宽12.3cm,高12.7cm

年南京江宁区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博物馆。

瓷质,矩形,细腰,呈银锭状,两端四角削平,中空,其中一端有圆孔。米灰色胎,用褐色绘纹饰和书写文字,其上施透明薄釉。瓷枕的上下两面书写宋词《相思引》、《隔浦莲》,用褐釉勾边,两端饰回纹。另两面及两端分饰折枝花果图案。

枕头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备用具,历史悠久。最早的枕头以天然石块制作而成,以后又逐步扩大到木、玉、铜、竹、瓷等材料,考古出土的枕头中以瓷枕数量最多。

同其他日用陶瓷一样,瓷枕是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而产生的,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代时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増大,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艺术表现力。

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多方面内涵,尤其以带有诗词装饰的瓷枕所表达出的文人趣味最为明显,这种装饰手法在宋元时期最为流行。这一现象在宋代诗词中也有反映,如欧阳修《玉楼春》瓷描写“云垂玉枕屏山小”,林季仲《选冠子》“正连山玉枕,回波瑶席”,描写枕上花纹有云垂连山之象,显然是画有山水的瓷枕了。

南京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元代吉州窑褐彩宋词花果纹瓷枕,通体呈现的褐色纹饰,是用氧化铁矿物(俗称斑花石)作颜料,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经高温烧制而成,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图案中的铁晶体呈现出斑斓的铁锈红色。这件以文字装饰的元代吉州窑瓷枕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南京市博物总馆。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jj/147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