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唐宋时名夷都。元及明初在此置沐川长官司,领有今中都、太平、安全、马边、沐川地。万历十七年(年)改名中都。清代建中都乡,辖今中都镇、太平乡、安全乡。年在中都建第六区,年撤消并入新市区,年又恢复为中都区,年撤区并乡,建制调整,将白塔、中都两乡合并设立中都镇。年6月屏山县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安全乡并入中都镇。 ▲来自网络 中都镇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宏安村北华山建于明弘治初的北方寺、附近太平沟弘治七年的摩崖造像观音、龙神二龛、比邻有两米金刚坐像及释迦佛、观音、雷祖等神像二十尊的蛟龙寺;建于明正统元年(年)的楞严寺;明中叶所建文庙(也名文武宫、文昌祠);清嘉庆二十五年所建之明朝顾将军墓风水塔;建于清同治二年的回头山字库、嘉庆四年的高峰村字库;神秘的红宝子崖墓;碑刻题记有明嘉庆七年的海来溪丹霞洞、迎恩桥题记;古民居方面有安家村大庄园、王家老房子等。 中都名人中都镇中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其代表之一的李宗煌(—),字仲华,又名字华,化名华正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川南地区组织创始人之一,民革川南负责人。年在成都创办《大义周刊》,年当选为屏山县“国大代表”。参加过第一次总统选举。年11月29日被杀害,时年49岁。年7月1日,民政部为其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中都人文中都河发源于四川省马边县胭脂山,流经马边县的殿兰坝、荞坝和屏山县的中都、太平、新市等乡镇后注入金沙江。中都河流域(尤其是中都镇、太平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名胜众多,素有九庄十八坝、二十四道铁门坎、四十座庙宇的传说。为使长期在外的中都、太平老乡牢记家乡历史、了解家乡风土人情,本人将陆续发表经艰苦努力整理出的“九庄十八坝”、“中都、太平地名大全”等资料,欢迎大家对错误之处予以纠正,并不断补充完善。 九庄有哪九庄?九庄:(从牵牛庄自上而下至三台庄)庄名所在乡镇村组备注牵牛庄中都镇新中村1组庄后有一山岗象牛,故名。高峰庄中都镇高峰村2组新野庄中都镇会龙村4组原名犀牛庄,后雅化为新野庄正德庄中都镇新权村1组明正德间,夷靖袭土司职后为感皇恩而建此庄。迎恩庄中都镇白塔村8组明沐川司长官在此迎接御赐神木山牌,因名。南庄中都镇黎明村4组板厂坡往上走。中和庄太平乡中和庄7组历史上,中都与秉彝之地方势力经常在此争斗,和好后在此立碑纪念,故名。庆庄太平乡庆庄村2组又名黑庆庄。三台庄太平乡前哨村1组因村内有三级台地而得名。 十八坝有哪些?1、放马坝:中都镇会龙村3组传说因孔明攻夷时曾在此放养战马而得名。 2、黄桷坝:中都镇黄桷村1、2组因河坝边有大黄桷树(榕树)而得名。 3、杨柳坝:中都镇筒车村5、6组因过去柳树成荫而得名。4、大田坝:中都镇大田村3、4组因坝子平坦,田块较大而得名。 5、筒车坝:中都镇筒车村1、2组因在未修建中都大堰前用筒车在中都河抽水灌溉而得名6、二夷坝:中都镇黎明村1、2组 7、宏安坝:中都镇宏安村1、2组咸丰二年被洪水淹没,因名洪淹坝不吉利,改名宏安坝 8、张财坝:中都镇黎明村9组9、月儿坝:中都镇白塔村1组因地形如一钩新月而得名。 10黑桃坝:中都镇民义村5组因坝后小山上核桃树较多而得名。11、唐家坝:中都镇白塔村7组 12、鹅儿坝:鹅儿坝在中都镇黎明村8组(白塔变电站往民义方向的铁索桥对上的那个坝子) 13、棬子坝:太平乡春风村3组棬子坝在现太平场的河对面,是老场镇遗址。咸丰二年被洪水冲毁,迁到现址建新场,图吉利,更名太平场。 14、王财坝:太平乡春风村1组15、水井坝:太平乡春风村9组因坝中有一古井而得名。 16、白脸坝:太平乡丰收村2、3组17、梭子坝:太平乡丰收村7组因坝形略如梭子而得名。 18、磨锣坝:太平乡通林村2组因坝形呈圆形,象磨盘、象铜锣而得名。 所在村组可能有误 得名原因不全 欢迎斧正 不喜勿喷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赏金 很懒的勤快人你的鼓励就是我们无穷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白癜风品牌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