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

吕秀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计划”入选者、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葡萄首席专家、葡萄资源平台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主任,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主持审(认)定、鉴定果树新品种27个,撰写水果地方标准28个,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主持鉴定成果8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8项,主持获科技部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研二等奖2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助民增收的“水果教授”

甜樱桃是个“洋货”,上世纪70年代从欧洲引入中国,80年代引入四川,90年代末期开始作为经济林木在四川规模栽培。当时汉源等地在引进甜樱桃品种后状况不佳,不得已,当地农户们开始大量砍树,想寻找其它脱贫路子。吕秀兰临危受命,帮助村民查找原因,分析对策,发现了问题,并进行了甜樱桃安全丰产优质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这套技术于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将裂果率从25-30%下降到5%以下,而且此项技术能把每个品种的成熟期相对集中到3至5天采收,抗自然能力更强。年,冬春交替时天气大旱、后期又遭遇低温,甜樱桃成熟期又天天下雨,采用原方式种植的甜樱桃减产,每亩产量只有-斤,而采用新技术种植的甜樱桃,产量达到了每亩0斤。一时之间,“吕樱桃”成了吕秀兰的代名词,在农户心中,她就是和“丰收”一词联系在一起的。在她的技术指导下,我省甜樱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良种化率达90%以上,年产值10亿余元,50%以上种植在高原藏区深度贫困区,纯收入达1.5-2.5万元/亩。

此外,“吕葡萄”“吕李子”在四川各个葡萄、李子产区也可谓家喻户晓。她带领团队研究的西南高温高湿寡日照地区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成果,在设施栽培生境与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省工省力化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研究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18个品种产品先后获得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以西昌为例,近5年以3万-5万亩/年速度迅速推广,现已规模化、高标准化发展到15万余亩,产值达10亿元以上,助力西昌成为全国优质晚熟葡萄基地;她率领团队自主选育的李新品种“羌脆李”和“羌脆大李”,在全省30个贫困县都形成了规模产业,近3年省内外推广20余万亩。省内累积面积达50余万亩,投产树年产值70亿元左右,仅茂县年栽培面积7.3万亩,产值12.0亿余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成为全县8万果农持续脱贫的主导产业。

智推发展的“农技推广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秀兰创新性地建立了专家包县和大型基地、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模式,带领团队主动为农技人员在改土高畦宽行施工、苗木栽植、生长期快速成苗、发育期促花芽、保花保果、夏季摘心抹芽、转色期提质、冬季修剪、废弃物资源化还田等关键时间节点展开现场指导示范,再请他们把技术传授给更多种植户,大家直呼“专家太贴心了”。作为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近5年来,吕秀兰带领技术团队跑遍了四川的各个角落,运用“专家团队+基地县+新型经营主体”成果一站式推广转化长效模式,在高原藏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深度贫困区建立葡萄、李、甜樱桃科技示范基地40余个,年培训土专家、田秀才和种植者人以上,年带动人产业脱贫,累计推广果树新品种个、新技术32项、新模式10项,面积达70万亩以上,提质增效累计增收达40亿元以上。先后助推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5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打造了“净土阿坝、羌地圣果”、“茂县李”、“彭山葡萄”、“西昌全国晚熟葡萄之乡”等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品牌。

为发挥好专家团专家和智库参谋作用,吕秀兰和团队先后赶赴阿坝州、屏山县、凉山州等30余个县、余个乡镇,结合当地实际撰写了《汶川甜樱桃、李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茂县李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等20余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当地水果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心系民生的“女战士”

省委书记彭清华是这样评价吕秀兰的:“听了吕秀兰教授每年余天战斗在水果产业第一线,在深度贫困县服务天数达天以上的事迹,非常感动,她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田地间。”而在同事们眼中的吕秀兰更是雷厉风行,一心扑在果园里,要找她得靠“逮”。20余年来,吕秀兰始终带着感情、满怀深情、充满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中,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和增收致富作为初心,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使命,不畏艰难,踏遍了巴蜀大地,把实验室搬到深山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田地间。每年余天战斗在水果产业30余个县(市、区),在深度贫困县服务天数达天以上,生产关键环节每天6:00至18:00奔赴在田间地头指导产业技术,不仅是技术成果的“研究员”“培训员”和“推广员”,更是战胜贫困的“女战士”。她全心全意地投入,竭心尽力地付出——被山上的树枝划伤了胳膊也无所谓,高温下呆在地里就是一下午,晚上回去洗脸的时候被晒伤的地方火辣辣的疼……哪怕是三十几度的高温,她无视阳光的暴晒穿梭在果林之间。通过多年的探索,吕秀兰创新形成了一种特色帮扶模式:“建立一个基地,浓缩成一个样板,成为一个看点和亮点,带动一方产业,辐射整个行业。”她带领团队先后在汶川县、茂县、汉源县、大凉山、理县、九寨沟县、屏山县等县形成了李子、葡萄、甜樱桃产业脱贫品牌,每年直接带动四五千人脱贫致富,其脱贫成效被光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中国教育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吕秀兰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来源:四川人社

更多阅读

最新!我国再添18个新职业

年度这两项考试公告出炉!

网络招聘注意事项请收好!这些招聘网站请放心使用!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wh/112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