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科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 70 近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屏山县分公司党支部开展“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专题座谈会,新老同志们齐聚一堂,忆往昔、说发展、谈变化,观看微视频《70周年岁月如歌》,深情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畅谈祖国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点赞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01 感恩之心为民服务 “我虽然不像正常人一样有着明亮的眼睛,但在我从事的投递工作中却感受到了幸福,这种幸福感是邮政给予我的。”退休残疾职工李健和缓缓道来。李健和患有先天性眼疾,19岁成为乡邮员,邮局没有因为他的眼疾而歧视他,李健和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成为一名邮递员后,这份事业也就成为了李健和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个时候是分片区投递,李健和投递的范围是大乘支局到福延支局。当时乡村的道路基本上全是泥巴路。每天一早起来,就要把多斤的信件、报刊、包裹放进背筐里,背着走30多公里的山路进行投递。再加上李健和的眼睛又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一出门就是一整天,即使遇到恶劣天气也必须投送。那时候的李健和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他的心都被幸福装的满满的。02 便民服务更加快捷 陈庄是刚入职的年轻小伙子,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讲述了现代邮政的“焕然一新”。陈庄是年轻一代的投递员,现在的人们对包裹的运送速度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他说,我们现在有专趟邮车,根据邮件的时限分为普包、快包、特快,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也不一样。小区门口的智能快递柜为人们提供了取邮件的便捷,运输环节的改革使得邮件短短几天就能跨越万水千山到达收件人手里,甚至实现了“次日达”“当日达”,让邮件真正成为了“快”递。“作为新时代的快递小哥,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每次把邮件送到客户手中的时候,总会听到一声‘谢谢’。”陈庄记得,有一次出班,在送最后一个包裹的时候突然雷鸣闪电,不一会儿就下起暴雨,但是他仍然坚持送到了客户手中。客户是一位老奶奶,当时非常惊讶,一个劲儿的夸他敬业,还说邮政的服务太好了。陈庄听了心里也十分的感动,因为客户的肯定就是对邮政工作的认可。03 邮“三”情怀 “我大学一毕业,就放弃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了家乡,考入邮政工作。”阳凡,在邮政工作5年,目前是一名邮政传统台席的营业员。阳凡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邮政人,或许是受父辈和祖辈的影响吧。小时候,父亲的话就常常在他耳边环绕:我们的邮政是为人民服务的邮政,年没分营之前,函、包、汇、发、电信业务仅有我们邮电一家,跟人民群众联系紧密,身为每一个邮电人都非常的自豪。年分营后,县邮政局单独设立。“我还是选择继续在当初的岗位工作,这是一段永远割舍不掉的情怀。”阳凡读初中的时候,手机很少,朋友之间的交流基本用信件。每当他给远方的朋友写了信,贴上邮票,投入信箱的时候,心里就充满期待。阳凡常常在想,如果没有邮政,这份情谊会不会就断了呢?虽然现在人们联系都打电话、发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wh/131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