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鳜鱼的繁殖期为4-8月,尤以6~7月最集中。

具体时间因品种、地域、气候等不同而不同,例如长江流域为5月中旬至7月初,北方较迟,广东、广两和海南进入4月即可催产,华南地区地区多在4~8月产卵,黑龙江流域多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产卵。

繁殖时适宜水温为20-32℃,最适水温为25-28℃。天然水域的鳜鱼亲鱼有集群现象,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水流的湖泊、河道入口处,是其理想的产卵场所,亲鱼多在该处集群待产。产卵通常是在夜间进行,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活动可延续3-6小时,个别亲鱼间断产卵时间长达24小时。

在天然水域中,雌性鳜鱼3冬龄即可成熟产卵,雄性有时2冬龄即可成熟。怀卵量一般在3万-60万粒之间。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而相对怀卵量与体长无明显关系。鳜鱼被移至南方饲养后,由于气温较高,饲料充足,生长速度加快,性成熟年龄提早,一般经1冬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但由于个体较小,影响种苗质量。

鳜鱼简介: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鲈形目鳜鱼属的一种淡水鱼类。鳜鱼地理分布:鳜亚科鱼类中,以鳜和斑鳜分布最广。分布的北界是黑龙江中游瑗珲附近,南界是海南省的北侧的南渡江,东界是日本本州岛西侧南部的福知州附近,西界为四川盆地西侧金沙江下游的屏山附近。在我国鳜鱼都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淮河以北仅有两种,由此可见,长江以南的华南区是鳜亚科鱼类的分布中心。

形态特征:

鳜鱼体积较大,口裂大,身体侧扁,背部隆起,呈现倾斜状态,上下颌前面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身体呈现黄绿色,腹部上呈现黄白色,身体两侧都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状,鳜鱼是典型的肉食类鱼种,特别喜欢活鱼饵,鳜鱼身上有锋利的硬骨刺,游动起来五彩斑斓,所以称为黑龙江最美的鱼。

生活习性:

鳜生活于中上水层,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水域较多。夏秋季活动频繁,白天潜伏于泥穴,夜间常在水草丛中摄食。冬季在水温71:以下时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春季水温回升后,游至沿岸浅水区觅食。不喜群居。在池塘饲养的鳜有在池底打洞作窝的习性,日间常潜伏在窝内,拉网不易捕到,多在傍晚或早晨出窝捕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wh/145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