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上周,万州因大桥检修恢复轮渡,刷爆了朋友圈。曾几何时,这是万州人唯一的过江工具,是难以割舍的城市符号。

一时间,江边热闹了,沸腾了,不少市民排队打卡坐船过河上班、逛街。过河船承载了老万州人满满的童年记忆,市民纷纷建议它能保留下来。

江面轮船多起来了,好热闹。

过河船重出江湖

引发万州人情怀打卡

轮渡这个叫法很“雅”,其实,万州当地人更习惯叫它“过河船”。

因万州长江二桥出现病害险情,需封道检修,万州临时开通客运渡船,由长江北岸苎溪河码头(万达逸林酒店对面),至长江南岸草店子码头(滨江一号小区对面),单程票价每人次2元,运行时间为上午6点30分至晚上7点30分。

江中的船向岸边驶来

市民江边耍水,等待过河船。

万州恢复轮渡模式,过河船重出江湖了!这一消息传来,万州人的朋友圈沸腾了!7月19日开行第一天,多达人乘船过河,有的是为了上下班,有的纯粹是为了体验,寻一把儿时坐过河船渡江的记忆。

“高峰时段,早上6:30至9:00,下午5:00至7:30两个时间段有五艘船,一般时段有三艘船,基本能满足过江市民的乘船需求。”万州区港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船越来越近,满满的一船人。

渡船承载童年记忆

姑姑出嫁家人挑“新铺盖”过江

汽笛声响起,好似回到童年:坐过河船到江对面,漂亮的鹅卵石,软软的沙滩,停泊在江边的木船,在船上跳来跳去等待浪花颠簸……

上周末,万州区南滨公园迎来不少等待渡江过河的人,有的特地从重庆、成都等地返回,前来感受一趟高峡平湖的“过河船”。

大人、小孩儿……船挤满了人

“十多年没坐过过河船了。”上周六傍晚,在主城上班的邹东带着一家人来到江边。“来了来了,快快快,我们排好队……”大家整齐划一排队等候,看着远处江面上驶来的渡船,邹东激动得眼里放光。

邹东记得姑姑出嫁时,家里大人们挑着一床床新被子过江的场景。姑姑是奶奶最小的女儿,嫁得最远,嫁到了翠屏山那边,公交加轮渡,去一趟少说也要两三个小时。奶奶晕车,但不晕船,所以每次去女儿家最期待坐船。儿时去姑姑家串门,成了小朋友们一年中最期待的事。邹东回忆,这个大家庭加起来差不多有八九个小孩,去姑姑家的队伍“浩浩荡荡”。晚上睡觉,姑姑家没有那么多床,大家打地铺,期待天黑,期待天明……就是不期待家长来把他们“拎回家”。

市民看船渐行渐远

迷恋江字号大轮船

儿时总在江边等它们进港

65岁的郑国华是土生土长的万州人,万州恢复过河船,也是他的期待。

他回忆,小时候,每天他都会到客运站外面的两块黑板告示牌确认上水和下水的轮船,捕捉心仪的那几艘大轮船。他情有独钟的是巨无霸大轮船“民众号”。记忆中的“民众号”又长又大,立有两个大烟囱,一进港,莽莽的汽笛声就有与众不同的气势。“我好期待它的到来。只有夏季洪水季节,它行走在长江黄金水道上,冬季枯水季节很少光顾。”

80年代的港口(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民众号”在郑国华心中的“高富帅”。一看到黑板上告示,“民众号”到万县港(今万州港),他会邀约邻居小伙伴,晚上吃完饭迫不及待地一路狂奔到码头。

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郑国华对轮船的好奇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崇拜带江字号的大轮船,对江蓉、江峡、江津号等大轮船如数家珍。他回忆,重庆下来的大轮船乘风破浪,抵达万县港时正值夕阳余辉中。他总是傻傻地待在江边一个角落,迎接大轮船徐徐进港,听到一串哗啦啦的下锚声,轮船一下就安静下来。旅客提着大包小包鱼贯而行,下了船开始登上梯子,接旅客的人大呼小叫,见面甚是亲热,这些场景触动着他幼小的心灵。

曾经,港口这一大坡的石梯让人腿打颤。(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好羡慕哟!快快长大吧!我也想去乘这些大轮船,到重庆去,到上海去!”

港口曾频繁进出船只

如今万州港热闹不再

曾经,万州人唯一的交通出行通道,就是这条长江黄金水道。在郑国华记忆里,这些轮船一排排停泊,灯火阑珊,像一幢幢摩天大楼立在水中。

“那时候还叫万县港,客运站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wh/15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