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乐 恩施州 39岁啦! 今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迎来了她的39岁生日祝福你,恩施!建州39周年 三十九载,时间瞬息万变 恩施的故事也一直在继续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恩施的秘密吧 建州历史图册 年12月1日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大会 年12月1日建州成立庆祝活动 年第一任州长李辉轩同志 年建州纪念留影 90年代拍摄的州城旧貌 重温这些老照片后 你是否也感触颇深? 那你知道恩施州八县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八县市名字由来 01 恩施市 东晋末,桓元子诞到此筑城,自称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年被废,以此置施州。元代在此实行土司制度,土司驻今宣恩县城,因土司驻地在施州南面,故名施南土司。明代在施州设施州卫。清雍正六年(年)裁施州卫,设施县,次年改称恩施县,意即皇帝赐名于施县。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县、市分设)。年8月1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 02 利川市 利川的得名有三说:一说该地古暗利砦;二说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三说为有利于川。以上三说有牵强附会或望文生义之嫌。其实根据当时政区命名多出自四书五经这一规律,利川得名则源于《易·卦辞》“利涉大川”语,乃吉兆之卦象。年撤县建市。 03 建始县 建始县域古属巴子国地,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年)建县伊始,故称“建始”。 04 巴东县 因建址在古巴东郡东部而得名,古异名信陵。巴东最早建县历史上溯到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公元年),名信陵县,北宋以前建在长江北岸,南宋末,县城由江北旧县(此地现属东瀼口镇管辖)迁至江南的金字山麓。年至年间,县城址历经两次搬迁(老县城从黄土坡到西瀼坡)。 05 宣恩县 原为土司辖地,清乾隆元年(年),在原施南宣抚司治所设县,命名宣恩县,寓含“传布皇帝恩德”之意。 06 咸丰县 该县原为土司统治地区,清雍正十三年(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在该地设县,经湖广总督迈柱奏请,雍正皇帝钦定为咸丰县,取“咸庆丰年”之意,是我国唯一一个和皇帝帝号同名的县城。 07 来凤县 来凤县以翔凤山上飞来凤凰的传说而得名。据清同治《来凤县志杂缀志》载:“雍正年,凤鸣于半边城”“半边城东南不到半里,即翔凤山地,土司时,传说有凤集于此,邑因之得名”。年12月19日,来凤县改为来凤土家族自治县。年8月19日,改为来凤县。 08 鹤峰县 鹤峰古称拓溪、容米,又称容阳。两千多年前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后为容美土司领地,田氏土王世袭相承。年改土归流后,容美土司辖地被分设为一州一县,即鹤峰州和长乐县(今五峰县)。鹤峰一名,清廷所定。其意:以城后诸山奇峰,如鹤飞翔而名。年4月20日,鹤峰县改为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年8月19日,改为鹤峰县。 恩施交通 建州39周年 恩施州的万事万物都在改变 从出行基本靠走,山路崎岖 到车流不息,道路平坦 再到动车风驰电掣,日行千里 郑渝高铁巴东段正式开通运营 这是恩施州境内驶出的第一列高铁 标志着恩施人的“高铁梦”变成现实 也标志着恩施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曾经因为道路而闭塞的大山 因为有路有了回应 千千万万条道路织就的恩施地图 因为发展充满活力 带给恩施未来无限的动力 每一刻的改变 在恩施大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恩施美食 豆皮儿 合渣 鲊广椒 恩施腊肉 油香儿 社饭 油茶汤 恩施民歌习俗 ▼ 正月里是新年呐 妹娃儿去拜年呐哟喂 ▼ 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 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 起源于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大山顶一带, 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一般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这一天, 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 恩施美景 恩施大峡谷 利川腾龙洞 巴东神农溪 建始地心谷 宣恩伍家台 咸丰坪坝营 来凤杨梅古寨 鹤峰屏山峡谷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给恩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回顾过去,我们引以为傲 享受现在,我们心怀感恩 展望未来,我们意气风发 让我们一起祝福39岁的恩施州生日快乐!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wh/168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