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屏山金沙江大道一景曾忠摄 屏山新县城一角曾忠摄 (转载自宜宾日报)在天府南缘、金沙江畔、岷江之滨,有一片绿色的土地——屏山。屏山,古称马湖,三国蜀汉时即有记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屏山人代代传承着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优良传统。 昨日,记者从屏山县获悉,屏山县于今年年初启动、历经一年时间的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正在接受验收检查。回顾一年来的创建工作,每一个屏山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创卫”给人居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移民迁建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早在移民搬迁前夕,年,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屏山县就开展了大规模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把一座即将淹没的老县城打造成了干净、清洁、古朴、美丽的家园,在每一个屏山移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当新屏山在岷江之滨全新崛起之际,由于城市功能和城市管理尚需逐步完善和规范,新县城的环境卫生一度出现‘盲区’,‘脏乱差’现象肆意滋生和蔓延,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群众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屏山县城管局局长李之泉向记者道出了肩上的压力与责任:全新崛起、全面开放的新屏山需要对外展示美丽、整洁、卫生、健康的全新形象,社会对屏山人居环境水平的期望日益高涨。 为顺应民心所向、发展所需,改善新县城的人居环境、塑造新县城的整体形象、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屏山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及时作出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决策,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作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卫”行动。 科学部署夯实“创卫”基础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在“创卫”工作全面启动之际,屏山县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手机、专栏、展板、广告牌、宣传册以及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和载体,高调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创卫”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创卫”工作启动后,屏山县创卫指挥部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创卫”宣传方案》,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宣传发动任务;印发了2.5万余份《“创卫”倡议书》向社会广为散发;县广播电视台持续播放“创卫”工作动态并开设“问题曝光台”;《新屏山手机报》和屏山新闻网开设“创卫在行动”专栏每期定时编发工作动态;在县城公交车上张贴“创卫”标语,出租车以及单位、企业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创卫”标语;屏山镇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文明卫生楼栋”、“文明卫生户”、“文明卫生商铺”评选活动…… 为使“创卫”工作有章可循、具体工作任务能逐项落实,屏山县创卫指挥部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将《四川省卫生县城标准》指标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将“创卫”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县定“民生10件实事”目标任务,载入县政府年度工作要点进行跟踪督查督办等。攻坚克难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科学的部署、精心的安排,使‘创卫’这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被化整为零并确保能被各个击破,为‘创卫’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李之泉说。 经过近一年来的攻坚克难,屏山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广泛宣传,各界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扎实推进,在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基本实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文化繁荣、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治安稳定、民主法制健全、城市设施和功能完善、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总体目标。 “创卫”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爱国卫生运动永远是“进行时”。回首“创卫”工作历程、面对“创卫”工作的成效,展望未来,屏山县将结合建设“生态旅游深度开发展示县”,持续坚持环境兴县、卫生惠民的理念,不断将爱国卫生运动推向深入,力争把县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继续向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更高目标迈进。(曾忠曹鹏李幸) 赞赏 长按头上白癜风怎么治疗小孩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