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江郑氏族谱记载:“二世祖考东里公,妣淳淑吴氏,合葬急水塔河东,入山三里许,俗名金枝椅,因形似交椅也,有墓道碑。中抽龙独穴,坐西向东,在砂尾刘姓大石坟,华表石羊石马,坟前一深坑流出,名曰龙犇坑。俺祖元代创潮,碑上竖宋,不知何因,时元朝墓税甚重,或只避其税欤,碑傍係太守公重修。右旁一龙,乃南湖叔墓。坟前二里余,土名金山,有祖园地数亩,内有族坟,今少人知其坐址,但守墓耕作,年只输租二钱,或不祭扫时不纳。” 族谱中对我鲲江郑氏二世祖之墓地做了详尽的描述,而今问及村里老人,老人们也只依稀记得几十年前到旸山上山祭扫的情形,至于具体位置也无从记起。 根据清光绪《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县城东南二十里有两座山,一为横山,一为七屏山。“横山距城东南二十里,高七十丈,周围八里。...七屏山距城东南二十里,高八十余丈,周围二十五里,七峰环列如屏,其北曰婆姐岭,自郡入鹳塘诸乡皆取道焉,旁有云湧寺,南麓尽处别名旸山。”依据光绪23年《广东舆地全图》中海阳县地图以及现今地图可以确认,横山及七屏山之旸山均在急水塔河东,故与族谱及老人所记忆的大概位置相符。 族谱又载:“冬节次日急水祭扫:每房桌子十二只,东葛曹五只,西葛曹四只,灰窑葛十二只,一宗共桌子六十九只,桌式照清明。分桌面胙肉俱照清明。奉祖全猪二只,腹内二副,蒸鸡二只,茶荖,香烛,银币一千五百净。族贵族长上山轿钱公发,如生监并七十岁轿到山,每顶封钱六十文。潮城大船一只,渡船二只,急水渡、湖子渡发钱并饤,吹手伺候照清明。” 根据族谱上述的记载,可知古时东里公墓的祭扫时间是冬至次日,其祭扫规模为全族最大,达到了六十九桌,并动用了轿、船等交通工具,那场面应该是锣鼓暄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相当热闹。 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的意识形态下,祭祖这类对祖先表达感恩敬畏的活动成为了封建迷信而被禁止。三十年过去了,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又逐渐放宽对此类活动的限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也曾组织人员前去急水寻找东里公墓,可惜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遍山的杂草,从何寻起,最终无果而终。此后,再也没有人提及此事,而祖先也只能在那里默默地等候着有心的子孙再次前去寻找。 鲲江乡潮州文化的传播者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中医白癜风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