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马边河(清水溪)流域示意图 马边河(英文名:MabianRiver)是岷江中游的主要支流之一,是岷江仅次于大渡河和青衣江的第三大支流,全长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因发源于大凉山腹部的马边彝族自治县而得名。 马边河(清水溪)源头1(大风顶区域) 马边河(清水溪)源自深山,流经草地,冲出河谷,清澈的河水,象一条翠绿的玉带,缠绕在群山之间,蜿蜒不息,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沉犀秋月,清溪古镇,桫椤湖,清溪渔唱等。 马边河(清水溪)源头2 马边河(清水溪)落差大(从河流源头至河口总落差米,平均比降0.98%),水流急,滩多弯急,行船非常凶险。固马边河上历来有“九沱十八滩”之说。而勤劳智慧的历代船工在艰苦的工作中创作了著名的“马边河号子”(俗称小河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不同的特色号子声来统一拉纤的步伐,做到齐心合力,可保证行船的安全,也可以打发艰辛而无聊的时光。 马边河(清水溪)上游的彝族风情1 马边河(清水溪)曾是马边连接外界的交通要道,也是这个地区的经济动脉。那时的犍为县清溪镇或河口至马边可以通行大小不等的木船。外面的食盐、布匹、洋油等工业制品通过水运进入马边,而马边的茶叶、竹笋、木材、矿产、山货等物资也通过水运外达犍为,再运输到川内乃至全国各地。马边河(清水溪)上游的彝族风情2 马边河(清水溪)上游曾经是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而马边河下游的犍为县是汉族聚居地。不同的民族文化通过马边河这条纽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所以说,马边河也是一条多民族文化交融之河!马边河(清水溪)源头3(大风顶区域) 四川乐山犍为的“清水溪”与“马边河”是指同一条河吗?还是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称谓?如果是指同一条河,那为什么有两种名称?是先有“清水溪”还是先有马边河的称呼?还是两个称呼同时出现的呢?还有没有其他名称呢?马边河(清水溪)犍为清溪古镇段1(清溪古镇土坝老段) 笔者近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经网上查阅和对不同年代版本的犍为县志和相关历史资料查阅,初步理清了“清水溪”和“马边河”这两个名称的来龙去脉。现将所获信息提供于下,供朋友们研究时参考。马边河(清水溪)犍为清溪古镇段2(犍为古八景——沉犀秋月) 犍为县志清乾隆11年版(公元年)记载:“清水溪在县南十里源出屏山县至孝女渡入江”。犍为县志清嘉庆19年版(公元年)“清水溪”图 犍为县志清嘉庆19年版(公元年)记载:“清水溪,亦名清溪,县南二十里。发源马边厅烟草峰,经屏山县界,合峡溪、龙盘溪、杨溪、漏眼溪诸水至县界孝女渡入大江,名清溪口”。马边河(清水溪)下游清溪口段(犍为河口段,马边河由此流入岷江) 犍为县志民国26年版(年)记载:“清水溪,源出马边药子山......名马边河,过屏山荣丁场......改名清水溪,东流至清源场西板板桥入县境,绕清源场北迤东北经马庙溪干鱼筐向东南折流至杨泗渡犀牛沱,仍折东绕清溪场南安沱抵清河场(即河口)直入岷江,犍境流程九十里......合马屏二境流程共五百一十里......”马边河(清水溪)犍为清溪古镇段3(犍为古八景——清溪渔唱) 民国常隆庆《雷马峨屏调查记》:马边河“发源大凉山中,经洼海流出河口,观菩而至马边,即可分段通航。更四十里至黄冈,又一百二十四里至清水溪为犍为第一大场,又四十里至河口入岷江”。清水溪又名清溪(原名婆笼江),至迟在唐代,便已定名。李白有诗云:“夜发清溪向三峡”,便是指清水溪。 万历十七年(年),明朝廷“增设马湖府安边厅,建城大河坝(今县城),御名新乡镇”。因清水溪流过镇境,清水溪添新名“新镇河”。 马边河(清水溪)中上游马边彝族自治县 乾隆二十九年(年),始设马边厅。清水溪再添新名“马边河”。 民国以后,马边河逐步成为清水溪官方名称,仅犍为县一带还叫马边河为清水溪。而清溪镇因清水溪兴起借清水溪命名,在马边河取代清水溪的同时,清水溪也成为了清溪镇的专属名称。 马边河(清水溪)犍为清溪古镇段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清溪古镇) 马边河,原名婆笼江、清水溪,流经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和犍为县,于犍为县玉津镇河口街道附近汇入岷江。从河流源头至河口总落差米,平均比降.98%,水能蕴藏量丰富,达到55万千瓦。 马边河(清水溪)中下游的沐川黄丹水电站 马边河(清水溪)下游坛罐窑水电站(桫椤湖国家湿地公园起点站) 马边河(清水溪)发源于羿子垭口,经美姑县挖黑乡向东流入马边瓦候库乡,这段名挖黑河。再流经沙腔乡和梅子坝乡交界处,汇合从北流来的三河口河,继续向东穿峡谷,至苏坝乡的河口处,又汇合从南流入的高卓营河,流量大增,始称马边河。至苏坝附近,河流急转向北,经官帽舟,马边城,赶场坝至下溪再转向东北,经沐川,犍为两县境,至犍为河口处注入岷江。全长余公里,在马边县境流程近公里,县境流域面积平方公里。马边河(清水溪)中游荍坝段风光 小城马边(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横断山脉东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切割大,海拔米以上的山峰有43座,最高点就是海拔米的大风顶。而马边河纵贯全境,乡镇、村寨沿河坐落。马边河(清水溪)源头的苗家新寨(玛瑙苗寨) 汉承秦制。汉武帝建元六年(前年),唐蒙通西南夷,析巴蜀二郡南部建犍为郡,稍后,汉析蜀郡西南部建越西郡。现马边地区位于当时犍为、越西两郡,南安、焚道、卑水三县的结合部。处于马边河水系中下游的马边北中部和沐川县属南安县管辖。处于马边河上游的马边西南部属卑水县所辖。处于金沙江水系的马边东部属僰道县管辖。马边河(清水溪)中游荍坝乡“石丈空”上的田园(据传是诸葛亮南征十攻不下的地方!) 蜀汉,黄茅岗山脉以东的小凉山地区新设三县,即在今屏山县新市镇处建安上县,在雷波县黄螂处建马湖县,在今马边县境建新道县。 西晋惠帝永安元年(年),整个四川“半为僚据”,僰道南安亦为“夷僚所侵”,越西也成“僚郡”。马边亦“没为夷僚”。 马边河(清水溪)源头高山湿地 隋、唐、宋三代王朝对少数民族行羁縻统治。在包括马边在内的小凉山区建立马湖部,辖驯、骋、浪三个羁縻州。马边一带属于其辖下之驯、骋两个羁縻州。到了宋代,驯、骋、浪三州演变成马湖三十七部,统率者是彝族首领董氏,总称马湖部,由叙州府管辖。北宋英宗治平二年(年),在马边河中游建立赖因寨(今县城处)和荣丁寨,连同沐川寨、利店寨和笼蓬寨合称为犍为五个寨,受嘉州犍为县管辖。 清代乾隆二十九年(年)升为马边厅。民国元年(年)废府建道,马边厅属于下川南道(道治今泸州市)。民国3年(年),又将下川南道更名为永宁道,领县25;马边厅亦更名为马边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归嘉定府管辖。 马边河(清水溪)源头高山草甸 年12月至l年8月,通过反复斗争,马边解放,成立马边县人民政府。马边县属川南行署乐山专区管辖。年4月,建立马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地区,今乐山市。马边河(清水溪)犍为清溪古镇段5(沉犀节孝坊) 综上所述,“清水溪”得名最早(至少在唐朝以前)。明朝万历十七年(年)始设马湖府安边厅,建新乡镇(现马边县城所在地),“清水溪”添新名“新镇河”。 清乾隆二十九年(年),始设马边厅,“清水溪”再添新名“马边河”。 马边河(清水溪)犍为官木沱段 直到民国以后,马边河逐步成为“清水溪”的官方名称,仅犍为县一带还叫马边河为清水溪。现在,大多数犍为人依旧把犍为县境内的这段马边河叫“清水溪”。马边河(清水溪)犍为马庙溪段 马边河(清水溪)下游的第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犍为清溪古镇”因河而得名,古老的河流“清水溪”(今马边河)也因“清溪古镇”的延续和诗仙李白的名诗“峨眉山月歌”中的“夜发清溪向三峡”而青史留名!马边河(清水溪)犍为蒙子段 谢谢“固执”的犍为人,一直坚持把这条母亲河叫“清水溪”!谢谢诗仙李白的“夜发清溪向三峡”让“清水溪”闻名中外!谢谢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清溪古镇”的历史传承!马边河(清水溪)犍为清溪古镇段6(清水溪晨韵) “清水溪”(现马边河),源远流长。她永远流淌在川南大地和人民心中!请铭记这条母亲河——她最古老的名字叫“清水溪!”参考资料 1.犍为县志清乾隆11年版(公元年) 2.犍为县志清嘉庆19年版(公元) 3.犍为县志民国26年版(年) 4.马边.百度百科[引用日期-12-08] 5.《清史稿》志四十四.地理十六:“马边厅冲,繁。府西六百里。本屏山地,初为马边营,乾隆二十九年改厅。东:烟遮山。南:大池山。北:龙泉山。东南:金凤山。清水溪一名新镇河,源出凉山蛮界,迳厅南,折北转东,过沐川司入犍为” 6.《马边厅志略》 7.《华阳国志·蜀志》 8.民国常隆庆《雷马峨屏调查记》 9.《雷波厅志》 10.《四川郡县志》卷二 来源:“岷江文化”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xw/102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