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328/7004385.html

宜宾俗话说,高县不高,屏山不平。对没有到过屏山的高县人来说,感觉总是遥远的、模糊的影子。

隆冬清晨,大雾能见度不足30米,跟随高县人在屏山县的扶贫队伍,穿梭在金沙江畔的山岭、沟壑之间,进村入户,这条孔明曾经安邦定国的路上,确实不能叫“平”山。我们寻着今天高县扶贫人在屏山的脚步,纪录下他们的点点滴滴……

漫漫扶贫路,殷殷为民情。转眼间,高县扶贫人的屏山之路已走了半年。半年来,他们脚步所及之处,犹如电影般在眼前一帧帧掠过,虽如水轻柔,却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们一心为民、真诚付出、以诚相待,做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将青春和热血洒遍宝屏山大地,让大爱宜宾的友谊之路在山岭间延伸。

“方便面镇长,我们想你了就仰望星空赏月亮”

年12月31日10:10分,高县采访小组到达书楼镇中学校的三楼会议外,总算是赶上了屏山县书楼镇脱贫攻坚联合党委(工作队)度工作总结会。

“下面请肖月亮同志上台发言。”屏山县书楼镇党委书记彭锐敏热情的邀请声中,我们一行有幸听到了高县扶贫人在他乡最真挚的告别话语。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芭蕉村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勤劳、朴实、善良、热情好客,不光让我感受到了他们战天斗地,敢于向贫困宣战的决心和勇气,更看到了书楼乡村振兴的浪潮涌动……”在肖月亮“今天我好幸福哦!”发言结束语中,台下掌声久久不息。会场外,我们相互嘘寒几句之后,立即驱车赶往他驻的芭蕉村工作上最后的移交。

汽车在崎岖的绕山公路上前进,同行的宜宾市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年屏山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强化屏山县脱贫攻坚的干部支撑,市委决定从高县7县(区)抽调23名扶贫骨干到屏山县帮助工作。“抽调人员,多在脱贫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屏山脱贫攻坚工作找问题、补短板。”

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求,八方来援。“高县同样也曾是贫困县,用捉襟见肘来形容自身处境也不为过。”采访出发前,高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周强说,“但全市脱贫攻坚大局更为重要,为此,高县优中选优,选出6名精锐力量派往屏山。”高县来复镇武装部长、副镇长肖月亮就是抽调的六名人员之一。

根据工作安排,年7月15日,高县6人各自到达了工作岗位,肖月亮也来到书楼镇,成为书楼镇联合党委委员、芭蕉村工作组组长,开始了他的抽调工作。

芭蕉村是书楼镇较大的非重点贫困村,幅员面积大,插花贫困户较多。“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基础资料薄弱、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矛盾显现,项目较少且进展较为缓慢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难题,肖月亮白天走村入户,在安置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督导,晚上就村办公室和村干部进行问题梳理,提出解决方案……

已近中午才赶到肖月亮驻的芭蕉村,村主任狄大军和资料员程国炳把我们一行迎接到了会议室,面对桌面上摆放整齐规范的几十本扶贫资料,肖月亮立即投入到移交工作中,同时对还有小差距的数据又进行一一核对。

使命所在,记者抽身到稍远一点的公路上拍摄几张该村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全景,路边垃圾池里还放着空盒,不知名“村花”告诉我,多数是肖镇长吃了留下的。

为了早日熟悉村里的情况,到村后,肖月亮就“长”在了村里,饿了就在村办公室泡方便面,就这样过了两个月,他在村里“出了名”,得了一个“方便面镇长”的称号。

说起吃方便面的经历,肖月亮乐呵呵的。“村上离场镇远,吃饭一来一回要耽搁近两个小时,也不能总去农户家里吃,泡面省事儿,不耽搁工作。”直到11月,芭蕉村村主任狄大军的新住所竣工了,两个人才搭伙过起了日子。

狄大军对肖月亮非常敬佩。他说,有些问题作为本村人不好解决,肖月亮总是身先士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该村贫困户杨本武,村工作组和村两委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对其家庭从产业扶持、项目帮扶、兜底保障、就业保障等方面进行帮扶,是村上享受政策最多的贫困户,因对扶贫政策不太了解,总是和别人比,见到领导就叫“穷”哭“穷”,不支持和配合扶贫工作,肖月亮一有空就去和他聊天、拉家常,帮他办实事,化解了他心中的疑虑,还建立起了兄弟一生情谊。年下半年,村里几十吨葡萄成熟了,农户愁找不到销路,是他带着村干部走访多家企业,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广告,为村里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67岁的老党员狄绍彬感念肖月亮对他们的帮助,每个清晨总悄悄在他家窗台放几把青菜,偶尔放一篮子土鸡蛋。“给肖镇长煮碗面,他不容易。”

得知今天肖月亮即将结束驻村工作离开的消息,狄大军把家里的钥匙塞给了肖月亮:“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以后你回来就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亮哥,天冷,你辛苦了!路上要多喝热茶。”穿红色羽绒服的芭蕉村委女同事把茶杯递到坐在车上的肖月亮手中说。扶贫大局催发,却只能执杯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画面永远留存心中。扶贫路上感恩有你,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勤劳、朴实、善良的屏山人欢迎你再来。

不同的场景,同样的画面。“‘方便面镇长’,我们想你了就仰望星空赏月亮,月亮代表我们的心,感谢你为书楼镇脱贫工作付出的一切辛苦。”这是下午2点多在书楼镇农家小院的午餐桌上,该镇党委政府集体的心语。

“耙耙柑熟了,春天我们开车接你来品尝相见”

一个时代有一时代的精神底色。

全市扶贫人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要跋山涉水。在浩荡扶贫春风中,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历史承诺中,我们在其中,既是见证人,也是亲历者。高县扶贫人在屏山县脱贫攻坚一线,以不同的版本演绎了经典的篇章。

离开书楼镇,一路急赶,16:20分在新安镇镇政府大门外的马路上,终于与在该镇扶贫的杨云海、杜逸汇合,他们分别从高县嘉乐镇和罗场镇抽调而来。

无暇顾及隔江云南省绥江县的美丽新城,调转车头又沿金沙江畔返回到一隧道口处,车在山岭间游走到山顶。几百米的山脚下,新安镇龙桥村的贫困户集中安置点,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安置房尽收眼底。

“新安镇是屏山县贫困人口最多的镇,贫困程度较深。杜逸担任我们镇的脱贫攻坚队队长助理,每周他都要向我汇报本周的工作要点,便于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随行的该镇党委书记蒋科友对记者说,“他参加了‘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软件资料审核,全市脱贫攻坚暨屏山县脱贫摘帽第三次现场推进会,屏山县县级和宜宾市交叉检查,联合党委督查督导等工作……为我镇脱贫摘帽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弯弯山路下到了集中安置点,新安镇党委副书记刘锐想让放学后在广场上玩耍的孩子们进入我们的镜头时,孩子们高兴之余又却跑远了。“要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关键要解决产业配套问题,要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产业。”谈到易地扶贫搬迁,他这样说。

“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更离不开小杨和小杜两位同志给我们的把关。”恰遇回家的该村一组组长王秀华对记者说,“产业路帮我们修好了,耙耙柑(又叫春见,全称春见橘橙)也快成熟了,过年我们开车接他们两个来品尝,相见聊天喝酒,感谢他们的帮助。”一江水养育一方人,一生情缘,春见,春天我们一定再相见,江上山顶盼佳期。

已到黄昏,从安置点下坡到了耙耙柑产业路上,在一无小溪的小桥上,负责监督全镇脱贫项目工程建设的杨云海,非常娴熟的拿出皮尺和工作人员量起产业路的长、宽、厚起来。站好最后一班岗,这只是他在新安镇无数次测量工作的一个缩影。再过几个小时他就随我们一道返回高县,高县无数扶贫人的影子在这一刻,无论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无限的放大。

心有千千结,离别总是伤情。晚上6点过,我们到了屏山县新安镇红庙村党群服务中心。“你们终于来了,终于来了。”该村文书李富华一边递上热茶一边说,“白魔芋产业路的项目资金还得请小杨审核把下关才行……”

不同的场地,都大同小异的结构。红庙村村委会外的固定展板上,作战图、时间表、安置点、产业路、党建引领等等一应俱全,无需到具体点位,也能完全知道该村人员在扶贫路上取得的巨大成绩。该村村委会主任肖定才说:“高县是脱贫工作的先进县,杨云海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工作理念,更带来了扎实有效的举措和优良的作风,保证了我们顺利通过脱贫验收。”

油菜花开,“世界夷都”等着你归来

屏山县中都镇,唐宋时名夷都。“世界油菜花开最早的地方。”高县采访组一大早就从屏山县城出发,驱车向中都镇赶去。

实现该镇9个贫困村,贫困户户人的脱贫任务,确保年屏山县脱贫摘帽,是全市区县抽调扶贫的同志们必须要帮助该镇完成的使命任务。

“该同志适应能力强、沟通能力强、业务能力强、作风务实……”这是记者看见宜宾市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手中,《宜宾市各区县抽调到屏山县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人员现实表现情况表》上,关于郑启俊的鉴定评语,于是我们便称呼他为“三强一实”高县在屏山的最强扶贫人。郑启俊抽调到屏山县担任屏山县扶贫开发局项目股工作员之前,是高县蕉村镇经发办主任。

山川有界,网络无边,真情帮扶在中都镇油菜花海浓情绽放。“郑启俊在县扶贫开发局负责扶贫项目,虽然我们没有面对面交谈过,但是通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xw/103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