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6.html 董建武是军队转业干部,年底转业安置到福建省委农办,一直从事扶贫开发工作。年,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时期,董建武主动申请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工作,经组织选拔,下派到屏南县甘棠乡新田村担任第一书记。 带领全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刚到村里,大家看40岁出头的董建武一脸书生气,心生疑虑,“这年轻人看着不大,能带领我们增收致富?”“一看就是走走过场,啥事也干不了。”听到这些说法后,董建武更加坚定要为群众干实事的决心。他一头扎进了新田村,整天吃住在村子里,成了全天候“村官”,一心一意着手扶贫工作。 新田村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虽坐拥毛竹林、天湖顶湿地等资源,发展康养旅游业潜力较大,但受交通条件制约,长期以来好资源未能有效开发利用,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基本没有村财收入。到年底,村里还有贫困户11户、51人。 董建武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支部班子和一支强大的党员队伍。于是,他立足实地,探索出党建引领的“四加四联”稳定脱贫模式。“四加”即党建+金融+社会组织+市场;“四联”即联学联建党建脱贫,联产联销产业兴村。 在走访中,董建武感受到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很多村民反映:“董书记,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就是把地翻个遍也挖不出几个钱来,你快帮我们想想办法吧。”董建武发现,很多村民有一定的养殖经验,而且周边饲料来源丰富,能不能养鸡?和村两委成员一合计,都觉得这事能成。 于是,董建武积极牵线搭桥,依托各帮扶单位共建共进作用,成功引进了超大集团佳仆养鸡24小时可视化、可追溯养鸡项目,带动3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村民黎益彭一家七口人,以前就靠他打零工勉强维系生活。在董建武的牵线下,他干起了可视化、可追溯养鸡项目。公司出售鸡苗,贫困户养成后包销,黎益彭喜上眉梢。 收入一只鸡差不多会赚20块钱,(一年)多收入2万块钱,都是他们公司帮我们销售。 黎益彭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董建武筹划成立了众志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竹梦天湖”村集体商标,从事养殖业、农特产品加工等,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为了给村民提供集中加工场所,他筹集资金,建扶贫加工车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年,新田村村财收入31.3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成功“摘帽”。 新田村距离甘棠乡仅8公里,却因为交通问题,出行十分不便。董建武三天两头往乡里、县里跑,找主管领导反映老百姓的诉求。在他不断地奔忙下,县里加大了对新田村的支持力度,修起了路,还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等一批基础设施,完成了村庄绿化亮化、房屋立面改造、垃圾分类等村居环境整治项目。 新田村施工现场 环境比较好了,路面做的很好,村民都感觉好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好起来。 屏南县甘棠乡新田村村民韦敦净 在董建武的带领下,新田村先后被省里评为特色旅游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乡村振兴试点村,切切实实提升了当地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董建武同志也先后被评为屏南县年度脱贫致富带头人、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年度福建省“最美扶贫人”。董建武说,真情为民,倾心奉献,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定会让新田村这片土地更加美丽。 帮助把老百姓、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送到我们消费者的手中,真正地把扶贫做起来,让老百姓、建档立卡贫困户受到实惠。 董建武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 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联合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共同推出百集历史印象志 《遍地英雄下夕烟》 记录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前赴后继,奋力拼搏的八闽儿女 以智慧和勤劳 滋养闽山闽水的繁茂 找寻脱贫攻坚的密钥 总策划 赵林、阮怡 执行监制孙世庆记者 宁德台龚小玲、苏江屏音频制作 李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