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半屏山,先听为快!赶紧戳!!! 再不点蓝字 《半屏山》是根据台湾高雄著名风景区半屏山和温州洞头县关于半屏山的传说创作而成的。讲的是原先半屏山是一座整体的山,叫石屏山。石屏山脚下的渔村里有一位年轻美丽的石屏姑娘,她和渔民小伙子水根相爱。由于龙王贪涎石屏姑娘的美丽,派龟相率虾兵蟹将强抢石屏姑娘。石屏姑娘不受引诱、不屈淫威,被龙王罚站在石屏山上。这时水根前来相救,俩人紧紧拥抱。龙王大怒,祭起妖法,一掌将石屏山劈成两半,海水顿时涌了进来,将石屏姑娘和水根分割开来。但是,海水割不断水根和石屏姑娘的相互思念。剧终结尾时唱道:“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一个美丽的传说流传千年……”不言而喻,这个传说寓意台湾和大陆本是一体,只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才形成了今天分离的局面。但是,两岸人民是心心相印的,是企望团圆的。 据说,为了更好地体现舞剧所要表现的特定环境,作曲家曾同编剧、导演等深入民间生活达8个月之久。他们采集整理了几百首民歌、田歌、号子以及高甲戏、歌仔戏、南曲等大量的戏曲、曲艺,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舞剧音乐。剧中的主题音乐是来自我国台湾省的一首渔歌,曲调优美、舒展而富有深情,充满着对自由、幸福的渴望。整部舞剧风格统一,既有民族风情又有创新。 这部舞剧的伴奏乐队采用了我国民族管弦乐队,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的地区特色,在乐队中使用了闽南地区特有的打击乐器,如“响仔”、“乳锣“等。乐队还使用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乐器,如苗族的芦笙、傣族的巴乌等。 《半屏山》演出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曾有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大礼堂连演一个月场场满座的记录。年第12期《人民画报》选择了《半屏山》的剧照和创作队伍实地采风时拍摄的照片作为封面。 (陈秋麟) 编辑:山歌 一起分享半屏山的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