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阳春三月,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新村春意盎然,漫山遍野的茵红李鲜花盛开,与树下引吭高歌的象山大白鹅相映成趣。这群象山白鹅,是1月25日从东海之滨的象山县打“飞的”,来到西部深山里的屏山县。两个月来,它们青山作伴、林涛作乐、草地为家,在农技人员精心指导和新主人的悉心照料下,正在健康地成长,最大体重已有7.8斤,平均体重7.2斤。远在象山的白鹅,怎么会千里迢迢迢来到屏山安新家?而促成这桩姻缘的,是两位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努力成果。去年的11月24日,同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我县的陈淑芳和屏山县扶贫干部王金良在北京一起领奖。一次偶然的交流,两人达成了探索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林下养鹅模式的共识。这种交流,也和去年象山大白鹅在仙居安新家,竟然有惊人的类似。同是北京领奖,同是交流产业扶贫,同是养殖象山大白鹅。据了解,屏山县处在成都平原与云贵高原交界过渡带上,特殊的地形地貌,构成了禽类地理生态优势。屏山森林覆盖率53%,还有平方公里天然富硒土壤,高山果园新鲜的空气、温暖的气候和清静的环境,正是白鹅生态放养的风水宝地。象山大白鹅是易养品种,因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经济性状优而闻名全国。目前,全县种鹅存栏50万羽,年销售苗鹅万羽,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6亿元。屏山县虽然在去年2月实现了整体脱贫,但丰富的林下空间,为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农民增收,依然大有可为。说干就干,去年的12月10日,王金良带领屏山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和专家,来我县考察林牧循环的扶贫鹅场和白鹅孵化基地,陈淑芳针对白鹅产业扶贫和养殖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今年1月份,象山首批羽苗鹅装载登机发往屏山县,县畜牧专家也实时跟进,加强养殖技术的线上指导。接下来,屏山将扩大规模,再引育羽苗鹅。“屏山果树种植面积达18万亩,茵红李等水果采收后林地大半年时间空闲,林下种草轮牧养鹅,既可解决果园除草施肥问题,又能提升土地生产效益。”王金良介绍,这种先进的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顺应自然法则,按照一亩地放养30只,每年三茬90只,以市场价测算,这将为农户带来每亩元的增收。陈淑芳介绍,象山白鹅引入西部地区驯养,除增加农户收入外,还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与传承,也有利于品牌形象塑造和白鹅产业深度发展。近年来,我县立足白鹅产业优势,创新探索“白鹅扶贫”模式,已经形成了以象山为核心,以全国为版图,不断北上、南下、西进,在曲项高歌中绘制了脱贫致富新图景。截至目前,象山白鹅已经精准带动县内外、东西部对口帮扶地区,以及国内海南、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等10多个省份的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阅读更多:

●一图读懂

习近平的辩证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一图读懂

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一图读懂|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潘银浩在督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项目时强调:综合施策抓整改优化生态促发展

●潘银浩:扎实推进创建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高分

●前两月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82.5亿元!象山招商引资“火力全开”

来源:象山县传媒中心

作者:夏超明李玲

一审:郑丹凤

二审:吴启超

三审:赵菊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ys/108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