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人勤春来早,“犇”跑正当时。位于四川省南缘、宜宾市西部的屏山大地,早已春风习习,花开艳丽,蜜蜂在“花海”中徜徉,茶农在“茶海”里穿梭,柑橘在果园中摇曳……好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屏山县域海拔大部分-米,境内有金沙江和岷江流经而过,自然的馈赠让这里的农业拥有绿色与生态的优势。这不,才跨进年不久,屏山农业已是红红火火,茶叶、水果、生猪丰收正酣。

▲茶叶嫩芽。(刘晓兰摄)

“早优”双绝

20余万亩茶园“苏醒”

“哐当……哐当……”伴随着一阵阵有节奏的金属撞击声,立春这日,屏山县年春茶生产正式拉开了序幕,20余万亩茶园陆续“苏醒”,开启了一年新的“奉献”。

“天气好,茶叶出芽快,必须抓紧摘下。”一位背着竹篓的大娘一边说道,一边加快了手上的动作。放眼望去,勤劳的采茶人正不停地穿梭在生机盎然的茶园内,享受着这场丰收的盛宴。就连春节期间,屏山茶农也没有停止摘茶。春节前后的茶叶倍加珍贵,也为屏山茶叶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采茶的老人。(刘晓兰摄)

年,屏山县按照“明确目标、彰显特色、形成支柱”工作要求,出台了《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年)》,对基地、加工和品牌3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明确,对“政府、企业、协会、茶农”4个主体作用的发挥指明了方向,对“农、工、商、政、研”等各方力量进行了聚合,政策赋能、措施添力,全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正加快推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茶农、茶企喜笑开颜。

屏山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新发展茶园的规范和对低产低效茶园的改造,鲜叶品质明显提高,价格较往年也有所上涨。”目前,茶叶鲜叶独芽每斤90元左右,最高能达到每斤元,较去年平均增加5元/斤;一芽一叶每斤50元左右,最高能达到每斤70元,较去年平均增加10元/斤。“除了对茶叶基地覆盖政策支持升级,对茶叶加工厂房的建设及设备的升级改造也进行了规范和扶持,高科技的设备加工出来干茶的外形和香味等都更上一层,且品质和安全更加有保障。”该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屏山县还在茶产业发展的用地、用气及用电等方面加以扶持,品牌建设也正抓紧实施。截至目前,全县94家茶叶企业累计开工八成以上,累计收购鲜叶余吨,实现鲜叶产值超1亿元。

▲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屏山县茶技站供图)

柑橘甜蜜

产业发展触角延伸

岁末年初,最可口的水果当属柑橘。20世纪60年代,屏山已在种植柑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以椪柑、不知火和春见等为主的柑橘品种结构。但椪柑的口感、价格受气候、病害和市场的影响较大,年,屏山县提出冬春柑橘高接换种的意见,将原来的椪柑通过嫁接的方式替换成春见、清见等晚熟品种,替换过后的柑橘不仅避过了寒冷气候和市场的影响,品质得以提升,价格也从原来的1-2元/斤提高到3-5元/斤,口感也更受大众的喜爱。此外,屏山发展的晚熟优质柑橘不知火也备受消费者喜爱。

▲柑橘(不知火)园。(刘晓兰摄)

年底,屏山县提出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工作方案,围绕农业生产组织化、经营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现代化的目标,成立乡(镇)及村两级农业经营发展公司。在锦屏镇新村,镇村公司正统一收购农户的不知火等柑橘,再将其销往市场,这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有效解决了农户农产品滞销等难题。下一步,乡(镇)及村农业经营发展公司还将延伸“触角”,实现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植保防治等,并扩大到茵红李、茶叶、食用菌等农业产业。

健全网络生猪生产毫不松懈“这栏猪已全部出栏,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近日,位于大乘镇的屏山达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松开心地说。据了解,该专合社于年4月开始建设代养场,当年7月正式投产关猪,12月开始出栏肥猪。到年2月份,代养场内的头生猪已全部出栏,净利润约50万元。年以来,屏山县已出栏生猪7万余头,目前存栏生猪约22万头。

▲中都种猪场内部(屏山县畜牧站供图)

近年来,屏山县依托大型生猪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专合社(家庭农场)”商品猪代养模式,形成稳定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该模式能有效为养殖户解决“四缺”(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品牌)及“两怕”(怕市场风险、怕疫病风险)的问题,养殖户也能获得稳定的代养收益。目前,全县已建成年出栏0头生猪标准化生产单元个(其中:投产个),到年底预计建成个标准化生产单位,可实现关猪30万头。

除此之外,位于中都镇的屏山县首个万头父母代种猪场也于年10月开始“营业”,目前补栏了余头种猪,已产仔猪1余头。另外两个在建的种猪场预计今年投产,届时,全县可实现年产仔猪超70万头。

下一步,全县将以种猪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种养循环示范园区建设,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同时启动饲料厂和屠宰场的建设,健全生猪产业发展网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编辑:嘉悦责编:廖锋审核:杨勇▼32万屏山人都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ys/112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