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这里有茶入辞海、楠贡帝王,风调四季、浪送千帆;

这里有圣旨牌坊、青石城墙,深宅大院、画栋雕梁;

这里有立佛巍峨、古镇流芳,客家烟火、彝寨酒香;

这里有雄冠川南的最高峰,这里有万里长江的第一港;

还有人与熊和谐共处的故事,和着山鹧鸪自由自在的鸣唱;

更有饱经沧桑的金沙江船工号子,穿越漫漫时空,江水般澎湃激越地流淌……

屏山,一轴锦绣的图画!

屏山,一卷芬芳的诗行!

---此段引言画册《屏山影像》(屏山县摄影家协会出品/.12)的序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段文字可以算得上是屏山厚重历史文明的一段缩影、一种概括~

(俯瞰老县城唐仁摄)

      年10月,向家坝电站建成,有着千年历史的老县城——马湖古城从金沙江畔消失,一座新的城市以凤凰涅磐的姿态在岷江之滨崛起。形态的改变、功能的提升,让新旧两座城市在本质上有了根本的区别。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屏山前进的标志。然而,地域的变迁、时代的更替,也让一方文化乃至一段文明面临断裂的危机!

(今昔屏山老县城刘祥荣摄)

      有鉴于此,近年来,屏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把文明城市创建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提高居民素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将改善民生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向省级文明城市迈进。坐拥文明宝藏      

屏山在一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地方,有向家坝电站库区高峡平湖——金沙海,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世界第一大立佛——八仙山大佛,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华古镇,有40余处古民居、古牌坊、宫观庙宇、城门城墙等地面文物,有三国文化、土司文化、客家文化、金沙江文化以及彝族风情文化,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龙华“女子踩桥”以及“屏山薅草歌”,有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库区出土文物,还有一座新县城和五个新集镇,在金江岷水之畔明珠般熠熠生辉;更有一串长达十年的“移民故事”,在两江大地史诗般响亮地传唱……除此之外,屏山县还拥有“中国四川山鹧鸪之乡”“省级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屏山,堪称是文化的厚土、文明的宝藏。

库区文物考古发掘

(龙华古镇-简玉菁摄)

(八仙山大佛)

(梯田花海)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年12月5日,屏山县在县城举办彝族新年庆祝活动,传统彝族风情与现代城市文化水乳交融曾忠摄)

打造精神家园      

年11月7日,屏山县启动县城屏山镇创建省、市级文明城市工作,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邱东林为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川任指挥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冷远林任常务副指挥长,相关县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动员全县人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做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和屏山历史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共同重构“屏山人的精神家园”。

(年8月3日,我县召开会议,再次部署深入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

近两年来,屏山县着重在“突出环境兴县,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突出细胞建设,丰富文明创建内涵;突出关爱帮扶,打造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初见成效。

(资料图:屏山县在县城举办迎新年健身长跑活动,传递文明理念、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舆论氛围曾忠摄)

(资料图:屏山举办“文明旅游·从我做起”旅游文化演讲比赛)

如今的屏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质量和城市环境持续向好——一批批道德典型不断涌现,一个个爱心故事不断上演,一件件惠民举措不断实施……

干净整洁新县城

春华秋实美如画,满城尽鼓文明风。当前,屏山县正秉持“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惠民生”的理念,纵深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文明,正在成为屏山最美的风景……

(via.曾忠整理by屏山发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ys/84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