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屏山县中都镇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道路,以特色明显、适宜本地、百姓自愿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明确了“两白一黄”的主导产业发展地位,其中白魔芋成为全镇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农业产业之一。

中都镇积极探索从传统种植到专业种植,据中都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个体散户试种到大规模连片种植产业发展新模式,白魔芋从昔日的“土疙瘩”摇身一变成为了助力农户增收的“金疙瘩”。

▲李家坝村白魔芋核心种植示范基地从传统零散种植到专业规范化种植

时下,走进中都镇李家坝村白魔芋核心种植示范基地里,连片的白魔芋茎壮叶肥,郁郁葱葱的白魔芋长势非常喜人。重庆西南大学魔芋公司屏山基地负责人蒋学宽看着长势良好的白魔芋高兴地说:“今年气候不错,白魔芋刚种下去就迎来几场春雨,魔芋长得很好。加之后期公司专业化田间管理比较到位,今年的白魔芋能迎来大丰收,将带动更多农户积极种植,助农增收。”

▲基地里的白魔芋茎壮叶肥

中都镇历年来都有种植白魔芋的传统,但由于白魔芋“两病”病虫害严重,农户都是小规模“放养式”种植,形成了“有几个挖几个,挖几个算几个”的恶性循环。去年以来,中都镇政府积极探索,引进中国魔芋协会成员单位、全国白魔芋权威公司,重庆西南大学魔芋公司到中都进行白魔芋示范种植及技术指导,在李家坝村设立亩种子保护基地,亩核心示范基地,带动散户种植0余亩,成功破解病虫害腐烂难题,辐射周边村民到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能就业的同时,让乡村产业振兴看到了希望。

从个体散户试种到大规模连片种植

白魔芋作为高效经济作物,不仅营养价值高,且热量低、饱腹感强,近年来受到日韩国家及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女性群众的青睐,市场前景十分可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李家坝的白魔芋核心示范基地亩产可达1.8吨,其中商品魔芋占60%左右,根系占40%左右,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商品魔芋售价可达元/吨,根系元/吨,根据投入成本差异,每亩纯利润在元到元之间。由于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许多农户看到了效益,也自愿加入到白魔芋种植行列中来,截至目前,全镇散户种植面积达到0余亩。

近年来,中都镇创新采取“西大魔芋公司+村集体公司+农户”的白魔芋产业发展模式,由村级集体公司以每亩元的价格统一流转农户土地给西大魔芋公司,公司负责示范种植和全年不少于6次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全程技术培训。村级集体公司的参与既减少了投资业主的烦心事,又增加了村级集体公司收入,多方主体各取所长,业主干专业的事,村级集体公司干擅长的事,成功实现合作共赢。同时,村级集体公司也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统一输转余户农户余人到基地务工,既解决了闲置劳动力又增加了群众就近务工收入。

西大魔芋有限公司屏山基地负责人蒋学宽介绍说,每天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有人左右,公司按照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及时发放工资。据估算,仅在李家坝村示范基地就雇佣70余个相对固定劳动力开展前期播种和田间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支付38万余元劳务费,预计全年支付劳务费将达80万元。白魔芋基地建设在解决务工的同时,也为有种植意愿的农户提供了优质种子和技术指导,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当地群众种植热情日渐高涨。

▲李家坝村白魔芋种植示范点

“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了西大魔芋公司,并在李家坝村和新权村带动规范化种植白魔芋余亩,在中都发展白魔芋既有优良品种和专业技术做支撑,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全镇今年种子保护基地将产出优质种子吨、产值万元,核心示范片将产出商品魔芋吨、产值万元,带动群众的规范化基地产出吨、产值万元。明年,中都镇将争取扩大白魔芋规范化种植面积到0亩,让老百姓真正在白魔芋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中都镇副镇长李胜全介绍说。

▲镇领导到地里查看魔芋生长情况

下一步,中都镇将继续扩大白魔芋种植面积,延伸产业链,注重品牌打造,推动建成白魔芋种子仓库基地和白魔芋加工厂,启动白魔芋精深加工项目,切实做大做强白魔芋产业,从而引导广大群众抱团致富、共同发展,早日实现中都白魔芋产值上亿元目标,为加快建成县域发展副中心和屏山县唯一一个中心镇贡献产业发展力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中都镇编辑:黄嘉悦责编:蒋燕审核:杨勇▼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yw/121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