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掌中大田小编:(   明嘉靖十四年(年)建县时,隶属延平府。   清雍正十二年(年),永春县升为永春州,大田县改属永春州。   民国元年(年),福建省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大田县隶属南路道。民国3年南路道改称厦门道,大田县仍隶属之。   民国16年,废道,福建省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大田县直属福建省。   民国22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大田县隶属兴泉省。   民国23年7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隶属第四区(区署在仙游)。   民国24年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全省又改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均隶属第六区(区署在龙岩)。   民国35年1月,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隶属第九区(区署在永安)。   民国36年4月至38年9月5日,全省行政区划重新调整设7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隶属第六区(区署在永安)。   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行政区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大田县划归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区署在永安)。   年9月6日大田县解放,隶属永安地区专员公署。   年6月,永安地区专员公署撤销,大田县改属晋江地区专员公署。   年3月,设三明地区专员公署,大田县改属之。   年7月,撤销三明地区专员公署,设三明市,大田县隶属之。

——大田县志

小编是土生土长的大田人,但是大田的前世今生,小编还是不太懂,也许是小编太小了,也许是没人告诉我。为了告诉跟我一样的大田人,小编整理了一下,分享给爱大田的人们!

——掌中大田

1

岩城大田

我是怎么来的?

早期大田城区图

大田县原系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分辖之地,处于延、漳、泉三府之交,距各县县治均甚远。明嘉靖十四年(年)延平府通判林元伦建议、巡按御史白贲奏请割尤溪县14个都、永安县1个都、漳平县1个里10社、德化县1个团置大田县。其境域东界尤溪二十九都,西界漳平和睦里,南界德化小尤中,西北界永安西洋,东北界沙县华口。

2

岩城大田

我一直有多大?

清乾隆年间大田县疆界总图

民国17年大田县疆域图

现在大田县疆域图

3

岩城大田

我的城区是这样的?

清乾隆年间大田县城池平面图

民国17年大田县城区图

现在城区地图

现在城区航拍图

清乾隆年间大田县衙平面图

清乾隆年间大田县文庙儒学平面图

4

岩城大田

我的老家是哪一都?

向上滑动,了解你的家乡属哪一都

大田县某某都,实为尤溪县某某都,都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明洪武年间,那时候大田尚未置县,现大田县区域绝大部分属于尤溪县。明洪武年间(-年),废乡、团,尤溪全县划为50个都(以序数命名),县城为7都。一、30——34都属尤溪县进贤乡大田里(28都、29都也是大田里,但现在依然是尤溪管辖)三十都18个村,即高才、龙头、后坪、白岩、长坂、林兜、犁坑、香坪、浯洋(吾洋)、雄峰、沈口、龙口、俊岭、助甲、长坑、津坑(长津)、漈头(西书)、姜坑。   三十一都26个村,即仙峰、京口、横坑、蚤卿(早兴)、张漈、杞溪、柯坑、昆演坂(昆山)、暗坑、湖上、仁美、大坋、通尾、岩坑、风坑、西头、石燕坑、旺墘(旺建)、前坪、利坑、后井(福井)、北坑、黄龙山(黄龙)、吉坑、炉墘、大才。   三十二都24个村,即上村、绿山(绿坑)、坑口(上坑口)、建路(建成)、和丰(和丰坪)、上华(上坪)、东坑、半山(金山)、翰林崎(翰林)、大尤山(大尤坑)、霞地(下地)、下坑、上地、盂坪(湖坪)、山头、大道山、太山崎、上蔡、坑头、大合、南坑、川石、郭村坑、许思坑。三十三、三十四都23个村,即玉田、福塘、宋京、良元际、坑口(上坑口)、后华、周田、前后郭村(郭村)、壶山宝、温镇、井美、朱宝山、镇前洋、华安、菜坂洋、落畲、石牌、宽田、溪柄、盂宅、寿山、吴田洋(牛田洋)、山峡。二、35——39都属尤溪县丰城乡万足里   三十五都17个村,即小湖、大海(大海坂)、桃溪(桃山)、鳌江、鳌头盂(后头盂)、山坑、炉山、梅岭(梅林)、灵川、积村(正川)、鳌阳、下洋、山安、龙坑、源桃坑(源头坑)、后山、田地。   三十六都10个村,即魁城、菖蒲坑(菖坑)、小合、张地、黄坑、温坑、仕坑、浯坑(吴坑)、小华、上平。   三十七都17个村,即太华、玉井、中华、罗溪(华溪)、墘头、东坑、龙凤山、万湖、徐山、东里、军山、罗汉坑、德山、安山、上地园、下地园、良溪。   三十八都21个村,即西埔、东埔、甲魁、小合、潘车、锦溪、黄沙、钓潭、花桥、王庄洋、铜锣坪、湖坂(大同)、华山(积谷山)、香山坑(香厝坑)、藉坑、胡芦丘、温厝洋、潘洋、龙门、隔兜(岬兜)、郭坑(郭村坑)。   三十九都11个村,即一保(建爱)、二保(建忠)、三保(建设)、四保(建强)、五保(建丰)、六保(建国)、桃舟、岩厝顶、山后、山中央(山中心)、下山。三、40都属尤溪县进贤乡宝山里   四十都10个村,即汤头(汤泉)、石槽、罗坑(罗丰)、新田仑、丰山、澄坑、高云、牛□垅(牛耙垄)、丁坪(顶坪)、掇庄(邓庄)。四、44都属尤溪县丰城乡万足里   四十四都22个村,分铭溪、东西坑二乡。铭溪乡(铭溪)8个村:横坑、小龙逢、岚厦、龙逢场(龙凤场)、西洋、栋林(栋仁)、岭兜、溪坪。东西坑乡(东景)14个村:峡山、炉坑(芦坑)、后坑、大吉、小吉、槃古坑(盘古坑)、蒋家林、何厝、南庚头、铜锣墓(铜锣)、东坑、寨口、茂林、黄土丘。五、45——48都属尤溪县丰城乡迳田里(49、50都也是迳田里)   四十五都19个村,分广平、元沙二洋。广平洋(广平)有11个村,即龙宫、菜坑、万宝、坑口、上筹、万厚、万全、龙池(安岬)、东埔、双涧、葛埔。玄沙洋有8个村,即隔头(□头)、东坑、崩兜、枧头、隔口、詹厝、桥亭头、珍山。   四十六都13个村,即奇韬洋(奇韬)、文经、东佳山(东佳)、腾达村、金华、下坪、洋地、墘头、龙溪、上坪、古老、彭床(龙床)、菜坑。   四十七都28个村,即文江坂(文江)、朱坂、扶厝坂、黄田坂、坑口、大安、桥下、大墘、大濑、洋梅、濑仁坂、柴桥头、典坑、白沙坑、上洋、小汰、后坑、山芹洋、徐村、高峰丘、大门头、小文庄(小文)、曲溪、西坑(西坪)、梧村、陈坂、大林、裴坑。   四十八都12个村,即朴溪(璞溪)、沧州、大安坂、盖竹、德州、一保、郭井、二保前洋(二保)、二保后洋(二保)、三保、沈岭、坑园。六、漳平县聚贤里明嘉靖十四年(年)划给大田   聚贤里,分前贤里和后贤里。前贤里有14个村,即上京、上下溪口、赤水源、丰田、岭兜、绵远、南屏山、奚头坑、洋坑尾、柯坑、城口、新宅、太安、厚德。后贤里有35个村,即上田(蓝田)、玉田、炉下(炉丰)、陇头、仙头、柯厝、谷口、武陵、西溪、西硿、三门、王山、翁厝坑、早达、安和、徐坑(徐坑头)、梅村(前村)、前厝坑、汤溪、广济、许京村(许东京)、洋坑、丰城、上举(上举林)、下举(下举林)、梅溪(前溪垄)、龟坑(桂坑)、陈厝坑、高村、钱坪(前坪)、排吉、登榜桥、乾元、泼水、莲花山。七、泉郡永春德化县黄认团   黄认团40个村,即庄平、上陂、曲丘、汤泉(上、下汤泉)、小桥、大丘头、京呈、龙头、乌鸦垅(富安)、下尾、小坑、珍山(小珍山)、东溪(东溪头)、田安、坑头、梓溪、坑口、科里、草婆坑(草垄坑)、龙盘崎、石碧头、怀德、谢洋、介福、友仕坂、上珍山、仕洋、高州、大石街、半路、后坑坂、睦坪、下岩、中岩、华山、武陵安(武陵)、珍山阁、草洋、和春、白玉。上京历史上除上坪属三十六都外,其它均属漳平县聚贤里,明嘉靖十四年(年)划给大田,清代隶属永春州的聚贤里,民国时为上京乡。桃源原名桃园,明末以唐诗“桃花园里可耕田”得名。后闽南人移居旧街,称为“世外桃源”,改名桃源。原属漳平聚贤里,明嘉靖十四年(年),划给大田县。早兴乡明清时期,属三十一都,屏山,原名山坪,后因陈氏祖祠“屏山堂”而改名屏山。民国时期属德化县的大墘第四区,时称屏山保,民国30年(年)山坪建立乡公所,32年与吴山、济阳合并成立济屏乡。年始划给大田县管辖吴山,古时为彭溪社,因其地皆吴姓居住,称吴山。南宋末年,移来陈姓居户,人口剧增,又名陈吴。原属德化县辖地,民国时期系济屏乡的吴山保。济阳,因开基者从河北省凤阳县迁来,境内又有济溪,各取一字而得名。明清时期为德化县的济阳社,民国时期属济屏乡。年划归大田县管辖, 武陵,据传宋朝绍兴十四年(年),因当地群山环绕,龙母山、雪山巍然屹立,各村有丘陵盆谷相间而得名。明代属黄认团,民国时期与谢洋合并置谢武乡。年2月为第八区(辖谢洋、小湖),年撤区设武陵乡,年成立武陵公社(含谢洋),年与谢洋分社,年改公社为乡建制。太华,因所在地气候好,土地平坦肥沃,人口集中,明嘉靖十四年(年),取名泰(太)华,寓“风景优美、居民康泰”之意。原为尤溪县和永安县辖地,明嘉靖十四年划归大田县。明清时期属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都。(文字来源网络)

5

岩城大田

那些老照片

岩?城?大?田

大田县城位于县域南部,海拔米,属山间盆地。县署设于四海寨南麓。明嘉靖十五年(年)六月筑城,城墙全长余丈(约米),城基宽1.5丈,砖石砌结,护城河宽1.5丈。东有“迎恩”(寅宾)门、西有“阜成”(饯日、丰登)门、南有“太平”(鸣凤)门、北有“拱辰”门。民国30年(年),拆东门至凤山、东门至南门、北门至四海寨城垣,取其砖石铺路建房,改建街道。

来源:掌中大田综合整理

近期美文荐读

上京·赤水,好风景!红壤高地,泉冷土瘦,住着魏征后裔……

古香古色济阳村,观古民居、走古街、拜莲花庵……

探访大田城区”洋中土楼“

大田今天下雪了!

大田大仙峰雪地美景,还有冰凌剔透!

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yw/122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