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3/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今天的区县头条

我们来看看鼓楼!

来源:家在鼓楼

刚刚授牌!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鼓楼又传重磅好消息!

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期间,14日,生态环境部在生态文明论坛上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表彰授牌。风景如画的鼓楼区成功入选。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策源地和实践地。近年来,鼓楼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生态区创建工作,年10月荣获“国家生态区”称号。

在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的基础上,鼓楼坚守生态优先,持续推动生态区建设提档升级,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年,全区空气质量总体为优,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7%,六项污染物排放浓度持续改善,“鼓楼蓝”常驻;持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西北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连续25年%达标。绿水青山铺就国家级生态区的发展底色内河水系全面洗去污浊福山郊野公园、福道将绿意延伸到家门口在全国首创四级“古厝长制”完成中山路等数十条传统街巷整治……宜居底气、生态底色、人文底蕴让首善之区的气质愈发出众鼓楼广大居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生态红利!生态美以绿水青山铺就发展底色

贯通绿道网络、推动河道变身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鼓楼处处好风光!

增绿扩绿,城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鼓楼区持续推进“绿进万家、绿满榕城”行动,通过规划建绿、征地建绿、拆违建绿、立体绿化等方式,共新增各类绿地55万平方米;至年末,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别提升至40.98%、34.75%和10.64平方米。

推动河道变身,水系治理显成效。鼓楼区全力开展水系综合治理工作,不断绿化沿河环境,致力于打造“绿水”环绕的宜居鼓楼、生态鼓楼。研究确定了“系统综合、生态自然、标本兼治”三大治理,实施了全面截污、清淤、清疏、污染源治理等“9+5”治理措施,全面推进“项目清单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卷地毯工作法”。水系治理以来,鼓楼区建成串珠公园30个,新建和提升公园绿地约.4亩、沿河绿道约33公里。辖区内河全部实现消除黑臭的目标,黑臭水体治理公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

▲邹家骅摄

“大数据+河长制”“部门联动+河长制”“一线处置+河长制”……依托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鼓楼区还在全省率先实现河长制工作“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该平台覆盖辖区10个街道、57个专管员。年产生巡河日志条,上报巡河事件个。

多措并举,污染防治下功夫。“十三五”期间,鼓楼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大气质量、加强重点流域保护管理切实保障水安全为抓手。大力推行“一工地一措施”,强化工地扬尘污染防控、拆迁工地作业扬尘管控、工地油漆作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控等“三控”措施,不断巩固提升空气质量。

宜居美高质量提升城市品质

住有所居

是百姓心中最质朴的期待

近年来,鼓楼区在提升交通品质、

风貌品质、居住品质等方面持续发力

以街巷、街区改造为抓手

不断提升鼓楼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立足“建好、管好、护好”,提升交通品质。鼓楼区坚持把提升交通品质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立足“建好、管好、护好”的总目标,推进道路改造升级,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完成了杨桥江滨节点改造工程、铜盘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建成文林南路、梅峰路等30条次干道及城市支路,新增里程13公里。

围绕“精品、生态、文化”,提升风貌品质。鼓楼区新建改造提升多个公园景区,精心打造了福道、福山郊野、乌山、屏山、黎明湖等一批享誉海内外、彰显鼓楼自然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

▲林双伟摄

“十三五”期间,鼓楼区累计完成整治幢楼体立面整治、86条街巷整治;实施全区条街巷环境大整治,建设了以“书院文化”为主题的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及一路七巷、展示闽都坊巷经典的中山路街区等数十条传统街巷,力求“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年,鼓楼区城市更新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着眼“惠民、质量、长效”,提升居住品质。鼓楼区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坚持“系统、整体、综合”理念,以“沟通、路平、灯亮、整洁、有序、安全”为标准,因地制宜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初级、中级、高级版实施标准,全方位、立体式推进老旧小区宜居环境综合整治。年以来,完成个老旧小区整治,涉及多栋楼体、8万多户居民,惠及群众约32万人。

人文美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肌理

城市越是更新

越要彰显山水文化内涵

鼓楼用“工匠精神”下好“绣花功夫”

让山脉水韵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全国首推四级“古厝长制”。去年,鼓楼区在全国首推四级“古厝长制”,实行区级古厝长、街镇古厝长、社区古厝长和责任单位的四级古厝保护管理机制,做到古厝保护有专人负责、有监管措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相关做法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yw/132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