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上世纪中前期,王献唐、路大荒、栾调甫先生共同高举朴素求真的“齐鲁学派”大旗,就学术成就与私人交往而言,可并称为“山左三杰”。王献唐先生与路大荒先生最早是从哪一年交往的,现已经不好考究,但是两位先生真挚的友情和一起为祖国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永远不能忘怀的。

泰山真合斋磁版印书的破镜重园

王献唐(-),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文献学家。初名家驹,字献唐,后改名王献唐,号凤笙,以字行。生于山东日照韩家村一书香之家。幼承家学,5岁入本村私塾,11岁入青岛礼贤书院学习国文和德语,后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深造,学习西学知识,从而为他以后的国学研究拓宽了视野。在他的从业生涯中,曾先后任编辑、记者、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中央国史馆副总纂修;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文管会副主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等。

王献唐先生是一代国学宗师,一生涉猎历史、考古、金石、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等多种学科领域,均卓有建树;他于诗、书、画、印等传统才艺亦功力深厚,可谓无学不涉,涉无不精。年,郭沫若来济南视察时,曾亲自登门去拜访他,并当面尊称这位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齐鲁学人为“王献老”。他为抢救山东地方文献不遗余力,奠定了山东省立图书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抗战期间自筹运费亲自押运十余巨箱馆藏精品至四川乐山,在战乱年代中,以献身精神保护了一批山东文献的精华。他嗜书如命,一生收藏无数,于生前身后将大部珍品捐给了国家。

王献唐抗战前在山东图书馆遐园

年,路大荒先生到章丘访书,偶然发现清代泰山真合斋徐志定磁版印行的《蒿庵闲话》下册,遂价购带回济南。大荒先生将该书送给王献唐先生观赏,王即取出年在四川买得的此书,两相对比,结果令人异常欣喜。王家的一册是上册,同属真合斋磁版,而且两册的书型纸色相合,开本与印纸色度及边角磨损痕迹亦完全吻合,竟然是原属同一部书的上下两册散后复合。一部绝版书破镜重圆,两人欣喜若狂。王献唐先生遂在该书上亲笔题记,记述路大荒先生访书购书的简况。泰山真合斋磁版印书仅有两种,除前述《蒿庵闲话》外,另一种是《周易说略》。两种同为清代经学家济阳张尔岐先生所著。据考证,磁版本系泰安徐志定先生所创,徐氏系雍正之年举人,曾任过知县,康熙五十七年冬天,他创造了磁活字版,第二年己亥()春天印成了同乡张尔岐所著的《周易说略》。可惜《周易说略》仅在日本藏有,而国内仅存《蒿庵闲话》。

到年代初,济南古旧书店出售古籍中,不时有王献唐先生藏书出现,路大荒先生为山东省图书馆购得其中的《蒿庵闲话》上册,使这套书又得以团圆。此书后被北京图书馆调去,现存于国家图书馆,为国家级文物。此种情形,看似巧合,实非偶然。是因王献唐先生和路大荒先生具有丰富的版本目录鉴定才能,对地方文献尤为谙练,以保存发扬文化学为己任,才见好书而不失之交臂,才会发生这样的奇迹。

此时路大荒先生作为分管古籍善本图书的副馆长,在省图提出建议,此后凡遇有王献唐先生钤印或题跋的书籍都应采购如藏,此建议即获领导同意。年代后半期,山东省图书馆先后从济南古旧书店购得王献唐藏书与有题跋者许多种,都是路大荒先生建议的结果。

聊斋研究见友情

年,路大荒先生着手组稿《聊斋全集》,经王献唐先生介绍认识了上海书局赵苕狂先生,并由赵苕狂先生编辑出版。赵苕狂(—)是浙江绍兴人,原名赵泽霖,字雨苍,号苕狂,南社社友,鸳鸯蝴蝶派作家。

《聊斋全集》共收文二百九十余篇、诗三百五十五首、俚曲十种,并附有路大荒先生编著的《蒲柳泉先生年谱》。虽然赵苕狂先生依据胡适的推论,将《醒世姻缘》当作蒲松龄的作品编入了《全集》,但瑕不掩瑜,以当时的学术条件,该书收录的还是比较完备,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参考,对当时的蒲氏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聊斋全集》的出版王献唐先生功不可没。

路大荒先生的高祖路希周(生于清嘉庆三年戊戌,卒于光绪十年甲申),字梦园,号蔬村。蔬村老人素喜吟咏绘事,遇林泉胜景,辄以挥毫写之。年七十置案头短纸方本一册,师承扬州画家石成金《天乐图》笔意,描绘乡土朴诚风俗,豆人寸马,细微中见精神,意境清新自然有趣,题词以自娱,曾辑有《蔬村画本》一册,嘱路氏子孙珍藏。年,时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先生为此册题词:“大荒道兄能书善画,须承过访,出其先德蔬村先生画稿见视,工密雅安,游心于古,知大荒家学渊源有自来矣。古人皆重粉本,先生此作正与粉本同用。世业维艰,望共勉之也。二十五年四月虹月轩书后学王献唐。”

年秋天,王献唐先生为大荒先生藏《聊斋文集》手稿题词:“薤露歌残手自书,柳泉妙笔似黄初。年来庋入匋文馆,珍重人天万劫馀。大荒先生编印《聊斋全集》,继得蒲氏祭文稿本,十年前曾为署签,兹复持来敬题二十八字,盖从兵火中获持而出也。戊子秋,献唐。”

王献唐写给路大荒的信

护送齐鲁之瑰宝入川

“七七”事变后,华北危机,日本侵略军逼近济南。王献唐先生为使山东省图书馆的馆藏珍贵图书文物免遭战火焚毁和落于敌手,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收藏,筹措经费将其转移至大后方保存。他选取馆藏宋元版善本书、唐人写经、商周铜器、秦汉瓦当、明代瓷器等装成十巨箱,只身率领编藏部主任屈万里和工人李义贵,别妻离子,辗转曲阜等地,最后运至四川乐山,存入大佛寺天后宫中。在川期间,由于图书馆失去建制,经费来源断绝,他就利用去大学兼课的收入等,维持日常开销。他们经常要躲避日军的空袭,常年流离于崖洞佛寺,“虽衣食不继而志守弥坚”。先生的住室命名为“那罗延室”,“那罗延”系梵语,为金刚坚牢之意,借以表达其矢志守护国家珍宝的坚定信念。

在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路大荒先生在济南坚持不给日本人做事,王献唐先生在四川以一己微薄之力守护着国家的瑰宝。路途遥远,战火纷飞,消息全无。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12月27日,济南、青岛、德州战区日军受降典礼在山东省图书馆馆“奎虚书藏”一楼大阅览室举行。此日,正是济南陷落八周年。王献唐先生虽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四川,但抗战终于胜利了,又能得到家乡的消息了。从仅存的书信中可以看到,年8月28日,王献唐先生给大荒先生的信中写道“大荒道兄左右,战后即不得兄消息,倾获赐笺喜慰曷已。时局如斯,百事停滞。弟去秋胜利后即拟飞济,手续已妥,而大病作今虽获愈已衰弱不堪。馆物一部分留川,交通困难,一时难运,亦随卧养於斯可笑也……兄近作何事,将来弟回济能见助否幸不吝示知……”

同年,应大荒先生的请求,他从巴蜀给大荒先生寄来了一幅山水画,上面题到:“大荒道兄远道索画,时余属渝州歌乐山,即写山之一角为应归。”大荒先生对此画非常看重,精心装裱后亲自题签,上面写道:“蜀山一角。献唐道兄抗战入蜀,胜利后以事尚未返鲁,寄此图来聊慰远思。卅六年伏月大荒记”。抗战胜利后的心情跃然纸上。

年,王献唐先生因脑医院就医。六月,医院作开颅手术后回到济南休养,此时先生身体已非常虚弱。抗战时期,王献唐先生别妻舍子,千里迢迢,护送国之瑰宝入川,保存了珍贵的齐鲁文化精华。但作为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他虽然对自家的藏品珍爱有加,为了多保留一点国家的文物,启程时未带一件自家藏品。回济后的12月21日,他给大荒先生的一封信中写道:“大荒我兄侍史大函诵悉,弟还都多日而旧疾未愈……天气严寒恐贱体难支……廿六年冬弟外出时只带公物,若个人收藏书籍以四箱王贡忱代存,以三箱托徐芳洲代存,敬希费神代为查询情形。徐之居址为道院分院(书箱存其楼上),与贡忱家相距甚近,问贡忱或道院可知也……”路大荒先生接到挚友的托付,马上就去寻找王先生放在友人家的藏品,使其完璧归赵。在次年2月15日王先生的回信中写道:“大荒我兄左右,两承赐函,弟所藏书籍蒙费神探询尚完全无恙既紉,高谊之心亦窃喜……”两人的友谊可见一斑。

路大荒

共同守护齐鲁文脉

年,王献唐先生从大后方归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及治疗,身体渐渐康复。在王献唐先生的推荐和邀请下,路大荒先生调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年,两位先生有几次共同到淄博考察齐长城遗址,亲自登上“双雄山”“凤凰山”西麓以及“围屏山”等遗迹进行深入调查。考证的结果提示博山地处齐长城所经之地,确切无疑。后来大荒先生就这次考察结果在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会刊》创刊号中撰写了《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一文。

年,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委托下,大荒先生前往淄川蒲家庄成立蒲松龄故居筹建委员会,并着手故居的重建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故居的房屋和墓地上的碑楼已经竣工,开始筹集有关文物资料,转入陈列布置的第二个工作阶段了。年,王献唐先生亲自题写了“蒲松龄先生故居”匾额,并由大荒先生带回淄川。第二年,故居对外开放,制匾悬挂。

年,路大荒先生为《渔洋山人评点昆仑山房诗稿》一书绘图一幅。王献唐先生为此写有一段题记,曰:“此昆仑山房诗为张历友手缮,王渔洋评点。大荒得于阳九百六之时。精装珍品,珪璧以人重,且为珂乡文物也。卧病榻上得一过目,幸其不随劫火俱去。但笑大荒之痴,此时稍有阿堵物不变而纳谐腹中,反以装书,真怪事,怪事时时有,有而记之,俟大同世人观觅以为笑也。献唐”。

年11月16日,王献唐先生因病逝世于济南,终年六十四岁,葬于济南万灵山公墓。路大荒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亲自为好友题写了碑文。可惜墓碑在文革中被损毁,碑文内容不得而知。年3月21日,在山东省及青岛市两级政府的重视下,王献唐先生的陵墓迁至青岛浮山山阳脚下,与康有为先生的陵墓相邻。

每当清晨或傍晚,附近青岛大学的学生经常在王献唐先生陵墓旁看书学习,有时也会有人给先生墓前献上鲜花。我曾在王先生的儿媳安可荇先生的陪同下为王献唐先生扫墓,安阿姨欣慰地对我说:“你王爷爷最喜欢念书的孩子了,有这些喜欢读书的孩子经常在这里念书,他在地下有知,一定非常高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yw/15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