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书香马湖·悦读两江 我们翻开《江行五月》第十六章“屏山——我们所到最远处”,作者:托马斯·布莱基斯顿,英国著名探险家,于年组建“扬子江上游考察队”,沿长江而上,最远到屏山。据文献资料考证,此人为最早对屏山有文献记载的外国人,记录了年前他眼中的屏山,由此开启了我们的屏山故事系列。 叙州上游的航行我们于年5月23日清晨5点就离开了叙州。沿扬子江向西南方继续行进,穿过一片丘陵地带,右侧岸边首先出现山地,至一较大村落柏树溪(Pa-shui-chi),另一侧也开始出现山地,其后,高度逐渐上升,束缚着河道,使其比叙州以下窄了很多,进入连绵的峡谷之中。傍晚,抵达一个市镇—安边[An-pien),其对面即是横江(Whan-kiang),自南流来,汇入扬子江。我们在此地停泊过夜。次日早晨,航向转而向西,经过一处相当狭窄的河道,随即,两岸又被高达英尺的悬崖峭壁所约束。这就是一个大规模开采煤矿的峡谷的起点。 ▲部分路线图 激流处的意外事故在峡谷入口处的激流大滩坝(Ta-tan-pa),由于要使那艘较大的帆船在上行转入激流中,我们耽搁了一些时间,所有在船上纠正船头方向的努力都难以奏效。而且,因为水流冲击船脑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使纤夫难以忍受,他们不得不解下套在脖子上的绳圈,致使这艘陈旧的帆船迅速被激流冲向下游,差点撞在礁石上。一旦撞上,必将船毁人亡。在激流的下端,船只被卷入一个旋涡,不停地打转,船夫们操纵船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之脱离其中。最终,沿着岸边驶向下游。此后,再度上溯该激流。激流虽然相当猛烈,但并非汹涌起伏,只是在狭窄的河道中奔流。此处水域深度颇大。采煤的方式在峡谷中,我们注意到一种开采煤矿的方式,此前从未见过。为了把埋藏在极高悬崖上的煤炭开采出来,需要将竹篾编成的粗绳索从矿坑口或其附近拉伸至靠近江边可以堆放煤炭的一块空地上。这样的缆索都是成双成对的。巨大的箩筐在上面往返移动,缆绳穿过上端平台上的一个硕大转轮,在下端亦同样如此,以使装满煤的箩筐滑下去就能拉上来一个空筐。其运行速度可由顶端转轮上的一种豁口来加以控制。在某些较高处开采煤炭的地方,会用上两部甚至更多这样的的装置,一部将煤运至中途的平台,再由另一部运至江边。底部的一座绞盘使缆绳保持紧绷。此峡谷中所产之煤量甚大,无数船只受雇将其转运至叙州。我猜测,有一部分将从那里上溯崛江,可能会运往成都,因为叙州下游八卦山开采出的煤炭就被运往上游,而其不可能全都供给叙州之用。与中国其他地区通常以木炭作燃料不同的是,四川百姓家庭大多烧煤。前面曾提及,川东地区一般将煤敲碎制成煤砖,而我们在川西则并未看到过此种做法。 ▲产煤的峡谷(原楼东乡附近) 继续前行至福延溪我们继续在峡中行驶,至正午,在罗渡(Lo-tu)和楼东场(Lo-tung-chan)之间,河道转了个大弯,其北岸较为开阔。这些村落的居民大多从事煤炭生意,其生活相当富足。可见,这项买卖颇能赚钱。楼东场附近的河道里矗立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礁石,但船只只要配备了蒸汽动力,都能顺利上溯下行。我们经过之时,它们都被水淹没,但就在水面下不深处。 下午3:15,仅行驶了12英里,就因遭遇暴风雨,我们不得不在此地上游不远处停泊。四周群山环绕,参看附图就能了解当地之形势。有的山直逼江边,高出江面至少英尺,而远一些的则更高出1英尺。但不少山上直至顶峰仍在进行耕种。有的山上长满冷杉,靠近河谷的山坡上除了竹子、栗树及其他大型树木外,还种有橘树、桑树和杏树等各种果树。有些果园外面围着用仙人掌筑成的篱笆。当晚,风雨大作。次日清晨,由于天气欠佳,我们直到将近8点才出发。沿着一段狭长、笔直的河道上行。我们看见那里仍在开采煤矿。岸边的坚硬砂岩被用来制造磨石。山势陡峭,高达英尺,名为福延溪[Fo-yien-chi)的村庄就坐落在一个狭长间的对岸,其主要特征是有一座三层楼的房屋。 屏山县图书馆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