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芹与患者家属亲切交谈。 “当一个个需要呵护的生命交到我手上,我心中立刻充满了柔情、装满了亲情:他们是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我的至爱亲朋,护理好他们,让他们早日康复,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名普通白衣天使、医院外一科护士长石文芹的质朴心声。20多年来,医院,见证着山区父老求医的艰辛,她用爱心和真心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年,石文芹出生在屏山县一个小山村。母亲长期卧病在床的经历和儿时农村生活的生命感悟,石文芹从小就立志做一名护士,为病人减轻疼痛,为家属减轻负担。年,宜宾卫校中专毕业后,石文芹毅然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护士,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6年。 患者就是我的亲人 “外一科住院的很多都是高龄的脑出血病人,在我们精心护理下,病人满脸绽放笑容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最美的……”石文芹告诉记者,护理人员应该有爱心,给病人生命的希望。 年的一天,老人黄玉林因高血压脑出血而住院治疗。刚开始,老人处于昏迷瘫痪状态,血压不稳定,还发高烧,他的家人却无心照料,所以为老人翻身、拍背、吸痰、擦洗成了石文芹每天的工作内容。就这样,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慢慢能说话了,可老人想着自己右侧肢体瘫痪,将会拖累儿女,不愿吃东西,甚至多次将胃管拔出,有轻生的念头。石文芹便每天与他拉家常,只要他瘫痪的肢体稍微有点变化,就安慰他、鼓励他……并且经常多备一份早餐喂给老人吃。经过石文芹的悉心照料,黄玉林老人康复出院。 “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我的双手,连声称谢,还说了一句你比我的娃都还亲啊!”石文芹动情地说,患者的认可就是她最大的安慰。这样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每当有住院的老人,就会想起儿时深爱她但又身患重病的母亲,患者就是我的亲人,用真心护理就是护理人员的天职。”石文芹说。 石文芹认真护理病人 投身基层卫生一体化改革 年9月,屏山县实施“县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建立医联体内卫生院内具有相应执业资格人员多点执业制度,下派医护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和定时定点派驻村卫生站培训、查房、坐诊。 医院下派基层的第一人,被下派到屏山县中都镇中心卫生院。这是距离县城多公里的偏远乡镇,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食堂,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就连基本的生活条件——沐浴设施都没有。 然而,石文芹并没有退缩。 卫生院的床位数量不够,风险预案制度也不健全,这是石文芹到中都镇中心卫生院的第一印象。她带领中都镇中心卫生院护理科室启动了护理优质服务工程,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固定了病床号,改变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打针、送药时的混乱局面,医院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她还经常给当地的医护人员、乡村医生进行学术授课及临床带教,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他们。指导该乡镇卫生院的达标评审工作,使该院顺利通过了达标评审,并得到了市级评审专家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 在石文芹下派中都的半年时间内,中都卫生院的护理质量提升明显。石文芹说,虽然回趟家也非常不容易,更不能照顾家庭、子女,但却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肯定,她再苦再累也值得。 石文芹检查指导护士整理护理记录 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年3月,回到医院外一科医院的安排又要带领一批年轻的护士。这批护士平均年龄不足23岁,并且独生子女居多。石文芹每天不厌其烦地对她们进行理论辅导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她们的业务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 刚开始,年轻的护士们还有点抵触“要求颇多”的护士长。有一次,一个叫徐汝中的老人因为粘连性肠梗阻复发住院,刚下手术台就休克,急需建立静脉通道。年轻护士缺乏穿刺经验,找不到血管,这时已是晚上八点过,石文芹得知消息后马上坐车赶了过来。她很快在病人脚上找到了一根很不起眼的血管并穿刺成功。药液快速地注入病人体内,病人的血压逐渐上升,慢慢恢复了意识。 经过这件事情后,年轻护士们慢慢明白,技术娴熟才能在危急关头治病救人。于是,大家都自觉地向石文芹学习护理,不断追求进步。如今,从她科室医院各个战线的护理骨干,有的还当上了护士长。 “石文芹护士长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对工作的责任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激励着我的成长。”同事李永才感慨,最令她感动的是,护士长在一次查房中,亲手为病人取大便。 从事护理多年来,石文芹始终不断学习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总结新成果。她撰写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和《全麻患者术后清醒期的安全管理方法分析》论文先后在《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社》发表。她多次被屏山县卫生局、医院评为“好护士”“先进个人”,年被屏山县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劳动模范”称号,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护士”。 “这一路走来,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了。常因病人一声呼唤,急忙离家;也会因为急救出诊,冒雨贪黑行险路,差点出车祸……”石文芹坚定地说,但她无怨无悔,下辈子还是选择学医。 内容来源:四川文明网 -end- 移动业务咨询 套餐查询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