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藏、川、滇三省间的金沙江,最早的名字不叫金沙江 它叫啥呢? 多年前的《禹贡》中称它“黑水”,《山海经》中称它“绳水”;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和《汉书·地理志》中将如今的雅砻江以上部分称为“淹水”;三国时称它“泸水”。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首次对金沙江水系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历经艰辛到达金沙江畔,他在《霞客游记》中记载: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同时代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写到“金沙江……回环五百里,出金都有数载。” 这样看来,这条“神川丽水”曾经出产金沙,所以叫金沙江。 这是一条神秘的水系。 历代古籍方志多数把青海到云南丽江段称为金沙江上游,丽江至宜宾屏山段称为中游,而金沙江下游古称马湖江。 《宜宾市志》记载:宜宾,毗邻川、滇、黔三省,境内有大小河溪多条,自古以“舟楫之利、交通冲要”著称。 金沙江、岷江流到宜宾城三江口,汇流成长江,滚滚东流。三江口是它们的归宿,也是它们汇聚合力开启新旅程的起点。 金沙江从屏山流入宜宾,屏山的形胜和地理位置独特光绪版《叙州府志》记载说,金沙江从云南缓江县的大岩洞流入四川屏山县,区间有8条中小河溪汇入。 也就是说,金沙江流到宜宾,是从屏山入境。 屏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关于它的形胜,《方舆胜览》载:南据戎泸,北走普资。《旧马湖府记》云:马湖为郡,大江萦回,君峰环峙,南接建昌、乌蒙众夷部,东北连叙、泸、嘉、眉各邦,诚蜀中一重镇也。《县志》曰:地狭民稀,山高水急,地连叙戎,水出黎渡。 屏山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它东到哪?西到哪?又与哪些地方关连呢? 莫非查阅了一本又一本古籍、方志和文献,在光绪《叙州府志》中查到了这样的记载: 治在府西里。东至宜宾县界里,西至雷波厅凉山界里,南至云南永善县5里,北至嘉定府乐山县界里,东南至高县界里,西南至云南镇雄界里,东北至嘉定府犍为县界里,西北至马边厅界里。 治,是当地政府机关,府,是指叙州府。 那个年代的宜宾是叙州府所在的。 也就是说:屏山在叙州府西里的地方。 当然,这是叙州时代的疆域。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现在的屏山县的疆域已经与此有了区别。 锦屏山竹林树木清溪流泉四季不同,美如山水画卷屏山地名的来历,与它境内的一座山有关。 这山,名叫锦屏山。 锦屏山在屏山县北,原名大洪山,“突起一阜,状若屏障,高数千仞”,周围五十余里风光飘渺,景物幽深。 因为这山就像屏障,所以,这个地方得名屏山。 这是一座多米高的山。 那时,当地有个叫徐梦楷的才子,爬上了锦屏山顶。这是一次有着探险意味的游历,“道出城之北岗,为椅山,人面不可仰视。二里为蔡家坪,再上为琴岩,为走马岭。” 仰视,迎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需要仰视的山,说明它不是一般的高。 不但高,还险峻。 徐梦楷往锦屏山上爬,“非攀藤附葛不可上”。 但爬到一定高度,就看见常人见不到的风光。 他倚岩往下看,江流如带,城上的墙垛像排列的牙齿一般,房舍田园连接成串,还可以看见龙凤两关。 他沿着山上的小路往前走,山势稍低之处,有竹林,有树木,有溪泉,有田园庐舍。再走约七八里,还可见锦屏山从山脉交界或靠边的地方巍然突起,山顶平坦。“其上如引绳墨直其傍如削斧斤周遭如转图四望无异。” 有爬到山顶的人说,上面非常平坦广袤,极目远眺,可看见方圆四五十里。往东能够望见五峰,层峦可指;往西可以看见三条溪流流光如线。深涧听不见水声,但见飞鸟往还,都是自下而上。 这锦屏山啊,绿色苍翠,黛光欲流,古树荫翳,竹林密布,云山雾罩,不可名状。 砍柴的人说,每到春夏之交,山花竞相绽放,点缀林间,“禽鸟声喧,飞鸣上下”,看着像一幅山水画;秋天的时候,很多山都枯寂改颜,但锦屏依然苍翠;而冬天的时候,冰雪凝结,树如琼枝,流水、瀑布如一匹展开的绸缎,锦屏山仿佛又成了玉屏山。 在这里,“宜晓望朝晖炫之,宜晚眺夕曛耀之,宜雨后其姿润泽,宜月中其色朦胧,宜远观岚光隐隐,宜临水倒影沉沉”。朝看日出,晚眺夕阳,月色朦胧的夜晚,山林中的雾气若隐若现,山中的潭水倒影沉沉…… 徐梦楷实在是一个有趣的人,他描述中的锦屏山:时而梅开吐玉,可以作庚岭观,时而雪积堆银,可以作玉皨观,时而月出于巅,可以作峨眉观;时而云生于岫,可以作巫峡观。“彼夫雪山之雄,高则高矣,眉山之秀胜,秀则秀矣,未若锦屏之奇特,不可再见于他山也”。 这算不算锦屏的千古绝唱? 不,还没完。 还有神奇之处。 锦屏山有双胞胎,龙山凤岭琴台岩地名让人浮想联翩锦屏山下有个镇,因锦屏山而得名锦屏镇。 这锦屏镇,元代为马湖路总管府治;明代为马湖府治及泥溪司治;明万历十七年()设屏山县,府与县同城,直至民国时期仍为县治。 临近、依傍锦屏山的地方还有一山,酷肖锦屏,名字叫小锦屏。 “噫,异哉,岂天地神化之理,变幻而成,以一而神,更以两而化耶,抑阴阳奇偶之数,散著于物,一为奇,复二为偶耶。吾知山之钟灵,于此不一而足,故旁见其胜叠出,其奇殆如峨之有三,巫之有十二也”。 你看,锦屏山,还有双胞胎。 徐梦楷游记中提到的椅山,在古籍方志记载中叫交椅山。“治北,龙山峙其左,凤岭环其右,状如椅形,故名。” 龙山、凤岭,说的是山的形状看起来像龙似凤。古人对龙、凤实在是情有独钟,连山的命名也不例外。 还有琴台岩,这个地名也让人浮想。 琴台岩在哪呢? 有记载说,在两合乡。 但《叙州府志》说:琴台在锦屏山半山腰。 那时的半山腰是后来的两合乡么? 莫非这样想。 草木枯时花又胎,溪畔引泉畅流杯,惹我诗情兼画意锦屏山的灵秀和风光,不但美如画卷,还让文人雅士流下了优美的诗篇。 屏山县有个叫聂光錾的,就写了《游锦屏山》,他写道: 江城山势拥奇峰,锦屏罗列叠如庸, 山山相映屏相接,无数屏锦透丰嶐, 石屏环绕争围地,惹我诗情兼画意, 屏影遥遥对书楼,翡翠云母峰头寄, 锦屏高处碧云飞,金庭金江绕四围, 屏中好景看不尽,踏遍吟访若忘归。 从字里行间看得出这个风流倜傥的人,对锦屏山不但熟悉,一说起就如数家珍,还很热爱,惹他“诗情兼画意”。 无独有偶,同县还有个叫聂汝佶的,也写了首《游锦屏山》: 锦屏山莽山崔嵬,锦屏崔滴水萦洄。 一抹屏风妙如裁,四周向背锦成堆。 今我登临白云隈,振衣千仞眼界开。 螺堆如人小蓬莱,山君为我洗尘埃。 马湖凤岭绕屏来,扶筇拄笏真快哉。 山中修篁古柏多,奇才山下黄童白。 四时山翠不须栽,草木枯时花又胎。 柳絮扬丝系绿槐,倦游席地坐藓苔。 溪畔引泉畅流杯,稻花香里长歌回。 诗的意思大致是说,高俊雄伟的锦屏山,如一抹裁剪精巧的屏风,山上翠色欲滴,山下绿水环绕回旋。山的四周,无论向阳的那一面还是背荫的那一面,草木枯败了,花又含苞了。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山风拂面,穿云破雾,如入蓬莱仙境。到得山顶,振衣放眼,绿水青山,清溪碧泉,山花翠竹,古柏修篁,黄童白叟,花柳杨丝,四时景色,尽收眼底。 这两诗,妙就妙在它有点像导游图,又有点像山水画。 诗中有句“屏影遥遥对书楼”,屏影与书楼,虚实巧妙,很有画面感。但这里说的书楼,不是读书的地方,也不是藏书的地方,而是一座山。 这山的名字叫书楼山。 “金庭金江绕四围”,金江不说了,一看就知道说的是金沙江。 金庭呢? 金庭也是一座山。 这山的名字叫金庭山。 金庭山在哪呢? “金庭山,治西北六十里,山势平正,状若庭堂,土石黄赤皆金色。” 仅仅是一座山到也罢了,这座山“土石黄赤皆金色”就有些奇特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后话,在此先按下不表。 来源:hai红雲 福利推介!限时秒杀 点击下方文字进入购买界面 28元抢“屏山太平洋影城”电影套票!节假日通用!不限场次,可兑换任意电影票1张+可乐1杯!限量抢!29.8元抢原价元5斤美蛙火锅套餐,还可享受花鲢鱼8.8元/斤9.9元抢鸿正国际单次精洗;89元抢深度精洗打蜡套餐!限时抢购!热文.招聘.交友.策划.推广.活动.品牌投稿、合作:电话及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发布信息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白癫凤最容易哪里发生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zx/80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