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032484.html 青屏山文峰塔 陈豪敏 新密福居中原腹地,依岳枕河,南系伏牛山,东出大平原,地望形胜,成功孕育了伏羲文化和黄帝文化,养育了中华文明的根源,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新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发祥地和中国文化的历史胜地。 新密市原称密县,撤县建市20余年,市区新布于嵩岳东麓支脉的青屏山南。经过40余年的打理,青屏山峰四季翠绿,既是名副其实的公园,也是新密人心中的“后花园”。如果说新密是历史文化胜地,那么青屏山上的文峰塔则称得上新密市的地理标志。 青屏山文峰塔又叫屏峰塔,清顺治十年(年)由知县李鹏鸣始建,咸丰元年(年)知县张廷玺、王绶林重修。文峰塔高9层19米余,塔身为青砖垒砌,每层有六角形密檐式的叠涩层向外微展;塔基正方形,高0.9米,为青石垒砌;塔顶有铁铸宝葫芦形塔刹。塔身中下部楷书铭文“屏峰塔”。 同各地文峰塔一样,青屏山文峰塔是先辈祈望新密文脉顺达、文风兴盛、人才辈出,依凭风水择地建造的标识性建筑。青屏山位居密县老县治法桥堡东北,居高临下,视野几可遍及全域。文峰塔选建在青屏山顶,重教兴文的召唤作用强劲。 新密老县治西南,与距离青屏山里程相近的杨岭也有一座文峰塔,当地百姓称之为杨岭塔。杨岭文峰塔清嘉庆十四年(年)三月起建,高15米,为密檐式7层砖砌方塔,基座为青石垒砌,塔刹为青石凿造。塔身第二层有塔铭:“山峰鼎峙透,青霄水带山。环佳气绕维,岳嵩高垂阴。” 杨岭文峰塔晚于青屏山文峰塔,起建原因未考。然而,一县两座文峰塔实在少见。新密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老县治文庙的东北、西南两侧各有一座文峰塔,三点一线,文脉全面贯通、覆盖全境,足以彰显先辈们重文兴文的优良传统。 我国远古文化的重心在新密。以伏羲山为中心,浮山娘娘庙、中皇山始祖庙……新密市伏羲文化遗存多达30余处;伏羲女娲滚磨成亲,抟土造人,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嫘祖养蚕缫丝……伏羲文化传说颇多。黄帝故里、轩辕丘都城、黄帝宫、黄帝岭、岐伯山……中原黄帝文化遗存新密市占比超三分之二;黄帝文化作为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岐黄文化作为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都成就于新密。因此,作为远古文化的始源地,新密人世代重视文化教育。古代新密家学普遍、私塾普及,桧阳书院远近闻名,文人名士辈出。从明成化年间第一部《密县志》开始,多年入志进士21人,贡生人,举人人。来集西于沟村清咸丰进士张汝梅在新密最为显赫,官至山东巡抚。 文峰塔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在青屏山建立文峰塔的直接原因是新密连年科考不利,无人进士,为了祈望文兴士出、顺应官愿民意的重大举措。 中国文化孕诞于远古,勃兴于先秦,从此长盛不衰,特色迭起。从百家争鸣到秦文汉赋,从魏晋风度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从新文化运动到现代的百花齐放,从道儒墨心到外来宗教,中国文化波澜壮阔、灿烂辉煌。文化进步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决定了一个地区不可能长期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因此,从春秋开始,中国文化的重心已不在新密,或者说不可能再回新密。尽管如此,培育了远古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发祥地,新密居功至伟。 科举制度的沿袭,提供了平民入仕的机会,提高了官员素质,建立了社会成员的向学风尚。同时,也培养了整个社会的尊师重教、读书学习的氛围,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重文兴文成为各级官员的职责和社会的普遍追求。 童生秀才、中举进士既展示了个人文学风采和成就,也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地理风水、文风文运和人才素质。因此,科考失利绝非小事,而连连失利则须采取重措,理顺文脉,重振文风。清顺治十年,青屏山文峰塔应运而生。 科举制度森严,等分五级。县府试童生,院试出秀才,乡试中举人,会试选贡生,殿试拔进士。等高一级,学识和能力也高人一等。经层层选拔,最后进士者凤毛麟角。一个地方进士幸多,代表文风文运的强盛,声望巨大。尽管封建社会读书奢侈、人数不多,连年无人进士,知县脸上无光,百姓心中气馁。建造文峰塔,进图振兴文风,对新密官民的意义非同一般。 远古之后,新密出大官不多,文豪太少,巨擘几为空白,实为新密憾事。如今的青屏山容光焕发,文峰塔修葺一新,作为新密市的地理标志,既代表着新密人崇文向学的精神风貌,也召唤着代代新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的新密,中小学遍布城乡,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迅猛,送子女入读郑州名校已很平常。更可喜的是,高等学府入学率大大提升,硕士十分常见,博士层出不穷,留学海外早不新鲜,专家学者遍布各行各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读书做人的终极意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至高追求,崇文向学正大光明。新密山有文峰塔,市有文峰路,南北连贯,步步梯升,直达顶峰,恰如民心聚拢。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祈福新密家乡雄示文峰塔风向,建标绝顶,精强师资,开赛文场,褒扬精英,重奖才俊,实现同心向学、万众比学、英才辈出的文化飞腾,为新密的千秋万代、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输送才学群英! 年6月2日 婵娟文学社喜欢我的作品,可以赞赏鼓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