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079778.html 尬聊牌坊 黟县西递古村落前的牌坊,又称胡文光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高12米,宽近10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赵朴初说这是它见过的最有气势的牌坊,一见如此,如高山仰止,敬畏之中有了几许违和感。一见如故却也在此,他乡遇到了家乡的父母官,何止相见恨晚。看牌匾上“荆藩首相”四个大字,分明有缘相会,缘在明朝湖广布政使司旧地的湖北,千里之外竟能与我荆州藩国的朝廷命官套上近乎,违和感在穿越中消散,变成亲近感,不亦悦乎。于是,捡一隅旮旯坐定,取来笔墨纸簿速写,线描西递大牌坊。看也仰止;画也仰止。牌坊比肩群山;飞檐直对天穹。坊下人头攒动如闹市;坊上精美雕塑似仙境。皆不累其繁草草带过,唯对“荆藩首相”斗大双钩楷字详细描摹,一丝不苟。画在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三日,以示对胡公的敬重。转眼7年过去,偶然翻出一看,见纸本微微泛黄却败笔依在,自责画中主题与背景胶着,虚实疏密不当,也怪西递在牌坊周边开发太多商业楼盘,店铺喧闹和吆喝折损了牌坊孑然屹立的品格,笔不达意也意犹未尽,故作闲文自识。 牌坊,土著山越先民的“寨门”与中土汉族的“屋宇式大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式纪念碑。用以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花费白花花的银子却不为人居住,不能当衣穿当饭吃。但是,作为旧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得之不易。树牌坊须由官民呈举事迹材料逐级报送朝廷,经皇帝准许下诏,以御赐、恩荣、圣旨三等不同规格由国库或地方出银建造,绝非有钱人或庸碌之辈自掏腰包私建所能。“既要做那啥,又要立牌坊。”鲁迅这句骂人的名言少儿不宜,请勿模仿,故以“那啥”二字替换那啥,以免授人粗口口实。但话糙理不糙,牌坊乃是上达通天的国事,是教化于民的政事,势必善恶分明慎之又慎。至于行为不端者自己为自己立牌坊,借牌坊漂白过往染红身份,权当充气娃娃,除非把户口本的名字改了,或者干脆下辈子做一好人、名人。 古徽州是盛产好人和名人的地方,故有牌坊千余座,仅西递历史上就曾有十三座牌坊。因天损人毁,九死仅得一生,至今所剩不足百十。权威资料统计:歙县99座,休宁17座,黟县1座,祁门4座,绩溪13座,婺源2座,现存牌坊共座。因嵌入祠堂墙内多是门坊特征不录,如黟县屏山村的御前侍卫贴墙牌坊不在其列,仅有西递胡文光牌坊上榜,排名于一府六县末尾,黟县民众不服不行,文物部门以数据说话,有图有真相,绝无虚报、瞒报的业内潜规则可能。何况“御前侍卫牌坊”今已成为某大牌导演御用美工师的私宅,用殖民地的色彩把舒家祠堂换着十里洋场的“艺术精品酒店”,可惜了“舒琏救驾得皇恩”的传奇故事。帝王近臣的侍卫能保护雍正未必能够保住自己的牌坊,它的存在只是酒店给予“御前侍卫”礼节性的寒暄,倘列入牌坊大全,岂不让人贻笑大方。入仕称甲江南的徽州,素有“牌坊之城”、“礼仪之邦”美名,让他乡望其项背,也让游客趋之若鹜、慕名前来,至于来看风景名胜还是来学习好榜样不必分别。散落各处牌坊都是榜样,抬头便可看见,随时参观学习,让人时刻自省行为规范。怎知何人、何时、何故为它们筑起一道围墙圈养起来收取门票,生生阻断人们的德道教育,至少比照高速公路的限时免费。对错与否答案立见则回答两难,难在牌坊早已没有供养人,如若不是坚固高大的牌坊难以推翻,不是泥巴覆盖当作标语口号的媒介侥幸逃过一劫,牌坊之城的称号恐已殆尽在荒唐的年代。今为所剩无几的牌坊筑起一道围墙,犹如亡羊补牢,保护文物未为晚也未必不好!收费也罢,免费也罢,且自说自话看看牌坊。 七彩门楼纸本速写28cmx27cm年 “丞相状元坊”据传是徽州最早的功名坊,约建于南宋。因额枋“圣旨”牌用红色沙砾岩制成,故又称“红牌楼”。状元坊两面分别刻有“丞相”、“亚卿”、“学士”和“进士”,旌表槐塘村里人程元凤丞相和其弟程元岳及其从侄宋景定二年辛酉科状元程杨祖和其侄程念祖,四人共立一坊,牌文各有讲究。中土文化人向以“咬文嚼字”见长,贾岛驴背琢磨“推敲”用字当可管窥一斑。不单用字写文章,也在字上做文章,该坊是为一例。亚卿的“卿”字中的“即”少了一点,“即”为“时间短暂”之意,去一点则寓意“长”,状元偏旁少了一点,避讳“犬”而寓意“大”字。少了两点笔画,多出两点愿望:希望官要越做越大;惟愿时间越做越长。书家伏笔暗藏玄机,天机不可泄露,不知被何人得以识破,又或是好事者以误传误的猜想。 “贞烈砖坊”是徽州最后的一座牌坊,像壁炉的烟囱夹在两栋民房之间,如其说在夹缝中生存,倒不如说是靠两边房屋的扶持才不至于坍塌。它是徽州最后一任知府于光绪三十一年动用公款所建,衙府清贫仅以青砖瓦片垒砌,尽管卑微却旌表节妇烈女多达人,若按6万多人一人一坊分摊,每人仅得一砖或片瓦。勿以砖瓦论高下,英雄不问出身,牌坊不问贫贱。也勿以钱少论官小,县官动用公款不为私用,为在离任前让更多的道德模范搭上牌坊的末班车,袖佛一阵清风,事迹传为佳话。今日现官与彼时县太爷不可同日而语,却与近日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好有一比,退休之年捞一把走人不得善终者鲜少,公款挪作包养二奶乃至N奶多有,用为一个和多个情妇购买豪宅,金屋藏娇又娇屋藏金,藏着满屋钞票。嗜好传为笑柄,劣迹为人不耻。鸣乎!都是做官,都是建筑物,都是为了女人,县官和现官概莫能外,做人的差距就这么大。 “双节孝坊”高4.7米,比西递大牌坊足足小了3倍,无疑是徽州最小的牌坊。朝廷恩准为庶民的妻妾同立一坊在我中土之地仅此一例,何以例外?皆因一则凄美感人的故事。相传许村故民许俊业早年外出经商,继妻金氏和小妾贺氏在家守盼,两人靠手工活计艰难度日,只盼到霜染鬓发,苦苦盼来的却是丈夫早就客死他乡的噩讯,便双双撒手人寰。族人料理后事时意外发现一包散碎银两,这是妻妾二人一辈子攒下的积蓄,少得可怜却又不曾舍得花在自己身上分毫。此情此景感动了街坊邻里,也感动了地方乃至朝廷,官批御审恩准立坊,众人凑钱出力加之变卖她们旧屋和那点积蓄,勉强建造了这座不足尺寸的小牌坊。节孝坊是操守对耐心的严峻考验,怒怼因彩礼不足数而逃跑的新娘,弃年幼子女私奔富贵而逃跑的亲娘,人各有命,情何以当。 “棠樾牌坊群”沿村头石板小路迤逦而建,按“忠孝节义”次第排列,仿若七曜会聚,合璧连珠。一族一门的七座牌坊,完整记录了明清两朝徽商鲍氏家族的显贵和荣耀,空前绝后举世无双。无法想象,从明朝初年的“慈孝里坊”到清中期的“乐善好施坊”,时间跨度四百余年,先后建成的坊群看似一气呵成而又浑然如天造。更无法想象,并非以建造年代为序组成的牌坊群如“天连水尾水连天”的回文对联,由鲍灿祖孙开头和殿后,首尾连出“忠孝节义节孝忠”的天大巧合。难道是鲍家子孙以集体的智慧、跨时代的要求,完成了先辈早有规划的“设计预想图”?据说鲍家有了“忠、孝、节”牌坊之后,独缺“义”字坊,为求“忠孝节义”完整齐全,全族上下在满足皇帝严苛条件的前提下得以恩准并建造“乐善好施”“义”字牌坊。谁能免俗?谁甘愿做无名英雄?不如向鲍家学习,见困难要上,见荣誉不要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许国牌坊”也称“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乃是明朝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宰相的牌坊,有“东方凯旋门”美誉的国宝级文物。此坊着实不一般,一般功德牌坊都是对坊主的盖棺定论,去世后追封而建,唯有此坊在坊主生前建造;一般牌坊都是单面两柱或四柱,该坊则是由两座三间四柱三楼牌坊和两座单间双柱三楼牌坊组合而成。传说许国先斩后奏建造这座超标牌坊怕皇帝治罪,便拖延时间回朝复明,皇上责备道:“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要说四脚,就是八脚也早造好了。”许国见自己“以时间换空间”的计谋得逞,顺势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哭笑不得只好默认。但看同村稍早建成的郑绮“台宪牌坊”,由四个单间牌坊闭合而成,四柱三楼,乃平面呈正方形的“四面坊”,许国无疑抄袭并山寨了这座徽州最早的立体牌坊,只是“八脚牌楼”较之于“四面坊”有过之无不及,无以复加罢了,坊间故事所传实为杜撰讹传。官大一级压死人,宰相与宪台是国与省的干部级差,徽州牌坊史严重忽视按察司佥事郑绮“四面坊”的价值,以貌取人、以官取坊实属不该。 山的这一边纸本速写28cmx22cm年 苏联的列宁说:“道德教育不能只灌溉美丽动听的言语和准则,还必须通过榜样的带动才能实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上各例堪为牌坊中的榜样和楷模,足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大话牌坊就此告一段落,毋庸赘述,今已再无牌坊可说,牌坊已经变为现在的一纸奖状,受表扬者将好人好事贴在墙上,勉励自己戒骄戒躁;变为当下的一本荣誉证书,得奖者把先进事迹压在箱底,仅用于名片和填表,保持淡定低调。肇始于纪念死人的牌坊如同死人一般被活人遗忘在角落,枉为纪念碑的盛名得以休矣。倘若欲罢还休,广场或公园还有无数纪念碑可供一睹,只是构形不再是古为今用的牌坊,而是借鉴西人的方尖碑洋为中用,以显中夷融合共赢之大气,大气何来?来自轻声细语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土之人以含蓄、内敛、谦虚,隐藏不轻狂、深沉而厚重的性格有别于西人,性格决定思维方式,也决定行事原则,坊间有“树大招风”、“出头椽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之俗语,士林中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哲言,皆为警戒也为赞美这等性格的温良恭谦让。唯有大兴土木大张旗鼓建造牌坊,敢于报上大名的牌坊,有悖于我族性格,以少有的叛逆与张扬,外露出鲜有的个人英雄主义霸气,留之无大用,弃之不可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zx/89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