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环崖丹霞,屏山秘境

文/李忠东

四川盆地与小凉山交接的山地是极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地形波澜不惊景色其貌不扬然后,就在这不动声色的山水中最近发现一种奇特地貌大隐于川、滇之间,群山之中低调又奢华

▲屏山丹霞(

李忠东)

近日

国家林草局公布了年度第二批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结果

共有7家地质公园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在这份名单中

四川屏山环崖丹霞地质公园

赫然在目

……

▲屏山丹霞(

李忠东)

屏山县四川宜宾市的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县没有多少人听说过它的名字它相对于宜宾已是遥远相对于四川更是川滇交界的边远之地而屏山环崖丹霞地质公园位于屏山以西的金沙江畔距屏山县尚有余公里,2个半小时车程说它是秘境,一点不为过……▲屏山环崖丹霞地质公园位置图

公园由大红岩园区和龙神沟园区组成

总面积71.22平方千米

以典型环崖丹霞地貌为核心

不仅如此

公园及周边景观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夷都文化和彝族文化历史悠久

以当地红色砂岩为建筑材料修建的屏山红屋

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以早春油菜花为特色的田园风光充满诗情画意

对游人有较强的吸引力

▲屏山环崖丹霞地质公园范围图(资料来源: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

01

屏山环崖丹霞

屏山丹霞地貌,分布于屏山县西部的中都、新市、夏溪一带隐藏在连绵群山的深处

▲屏山环崖丹霞分布示意图(资料来源: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

沿金沙江支流中都河和西宁河溯流而上

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所组成茫茫林海之中

赤红色的陡峭崖壁

高悬的瀑布

层层跌落的流水

展现出它真实的一面

外面平淡无奇,内部别有洞天

▲环状绝壁与瀑布(

李忠东)

这里发育24处丹霞地貌景观

环崖绝壁、长墙、单斜山、石柱

崖壁、额状崖、山峰、峡谷等

类型丰富、系统

▲屏山丹霞地貌(

伍奎)

大红岩

出露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靛兰坝向斜南翼

横亘在屏山-马边交界处的人头山山脊

12个环形崖壁

环环相连、巍峨雄阔

它们呈一字形排列,连绵数公里

崖壁高差在-米之间

▲长图预警,大红岩环岩丹霞(

李忠东)

由白垩系下统砖红色石英砂岩构成

其成因为侧向侵蚀

是与贵州赤水佛光岩环崖绝壁

重庆江津四面山不同的丹霞景观

在地貌类型、内容及规模上均属世界少有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大红岩环状崖壁(

李忠东)

站立壁下

崖墙陡然而立

恍若直插天际的高墙

仿佛是这方世界的边际

环崖的岩石,皆为红色

那种纯粹的不含一丝杂质的红

尤其雨后初晴,“雨余红色愈精神”

万绿幽谷,皆被这明亮的鲜艳抢了风头

▲大红岩环状崖壁局部(

李忠东)

火烧岩

犹如一面红色环形巨幕临河而立

弧形崖壁直径达米,崖壁高达米以上

气势逼人,给人极大震撼

岩壁顶部,峰形如“卧狮”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崖壁之上,“永赖同功”四个大字

将清官汪京修路的故事留存于此

▲火烧岩环状崖壁(

李忠东)

漂水岩、龙虎洞

溯源型环崖丹霞的代表

发育于水系干流和支流交汇裂点上

隐藏于深谷幽涧之中

表面平淡无奇,只有进入谷涧内部

红崖悬立,一帘银瀑从崖墙后缘倾泻而下

直坠谷地

▲漂水岩环状崖壁(

李忠东)

除环崖丹霞外

公园其他丹霞地貌景观亦十分丰富

修竹茂林中

如山水画般的丹霞长墙

精致的城堡状丹霞

形态各异的柱状丹霞

成因复杂的洞穴群

独特的环崖绝壁、蜿蜒河流、峡谷深涧、瀑布跌水

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丹山碧水画卷

▲受两组节理切割形成的岩柱(

李忠东)

▲花朝门岩墙(

李忠东)

▲天保寨岩柱(

李忠东)

▲板式岩柱(

伍奎)

▲古矸岩绝壁长墙(

李忠东)

02

环崖丹霞,有何特别?

丹霞

中国人自己发现并命名的地貌类型

以中国南方湿润地区的华南丹霞为主要代表

其次为西北干旱区的丹霞

“环崖丹霞”

一种独特的环状丹霞地貌

它既不同于东南地区命名的丹霞地貌

更不同于西北干旱的丹霞地貌

表现为“环崖、顶平、身陡、麓缓”等特点

成为中国丹霞地貌的又一完美补充

▲环崖丹霞示意图(

杨金山)

“环崖丹霞”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南缘

构成了川、黔、渝一带独树一帜的环崖丹霞景观带

以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的“环崖绝壁”为显著标识

年5月,《中国国家地理》以

《环崖丹霞:中国丹霞的另类》一文

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

▲年5月,《中国国家地理》以《环崖丹霞——中国丹霞的另类》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

屏山环崖丹霞

位于这条环崖丹霞景观带的西端

在朝霞夕辉照映下

赤壁环环相连、色若渥丹,灿若明霞

这里是四川乃至中国不可多见的典型“环状丹崖”长廊

堪称川、黔、渝丹霞景观带上最耀眼的明珠

▲大红岩环崖丹霞形成示意图(

杨金山)

03

龙神沟壶穴

龙神沟金沙江一级支流西宁河南侧的支沟沟谷发育于三叠纪-侏罗纪砂岩形成的破碎台地河溪不大,却切割出一条深幽逼仄的峡谷峡谷之上的台地地势平坦,农田村舍有序而峡谷之中,陡壁千仞,草木葱郁俨然明暗的两个世界▲深幽的岩隙(

李忠东)进入龙神沟的入口十分隐蔽在新市通往夏溪公路旁边一幢民舍一侧以至于很多人多次路过都不知道这里龙神沟最精彩的景观是壶穴壶穴是山区河溪独有的地貌是流水以及所挟裹的卵石对河床冲蚀、旋蚀所形成的口小肚大的穴坑

▲龙神沟壶穴(

李忠东)

龙神沟的壶穴群分布在峡谷的下游最大的一个形成椭圆形深坑深坑腹大而口小,深10余米站在坑口坑底幽暗,如临深渊,河溪之水由此坠落成瀑河床之上,数个大小不小的壶穴密布

▲龙神沟壶穴群(

李忠东)

而最美的壶穴群距入口约米从沟口远望完全不可知穿过一片密林,河床豁然开阔数十个壶穴或大或小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达1.5米,深1.2米一帘瀑布由上方流入壶穴一池碧水成为村民夏天沐浴消暑之地

▲火烧岩环状崖壁(

李忠东)

04

丹山飞瀑

气候湿润、植被发育,降雨丰沛

形成众多瀑布

这里有大小的瀑布数十处之多

可谓千姿百态

有的自多米高的崖壁之上飞泻而下

有的呈阶梯状

层层叠叠自竹林深处奔流而出

有的如玉珠自崖顶飞溅

或如薄纱轻舞飞扬

▲形态各异的瀑布(

李忠东)

05

丹霞洞穴

洞穴一般主要发育于岩溶地区

丹霞地貌中的洞穴一般规模较小

且主要为崩塌形成

这里的白垩系砂岩、砾岩地层中

夹有一层2-3米的泥质灰岩

在地下水的溶蚀和季节性流水的冲蚀作用下

在中都镇太平沟一带形成数个

丹霞溶蚀-冲蚀型洞穴

这些洞穴长达2-5公里,高2-3米,宽3-5米

▲洞穴入口(

李忠东)

从狭窄的洞口进入但见洞道逼仄幽深支洞繁复密集洞壁光面、溶痕、冲坑、溶孔密布在丹霞地层区分布着如此规模、密集的溶蚀、冲蚀型洞穴群极为罕见

▲大型丹霞洞穴(

李忠东)

05

早春油菜,香透山川

这里山如龙形,岭若虎脊

峰岭两侧或崖如斧劈,或壁立如削

登上崖顶,豁然开朗

但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桑竹相映成趣

极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袅袅

谷岭之间,飞瀑流泉,林海竹篁

梯田层层叠叠

▲红烧岩下的早春油菜花(

何为)

受金沙江干热气候的影响

每年11月

这里的油菜花早早盛开

花期一直延续至至次年4月

成片的油菜花,占领河谷两侧

一望无际的金黄,和青山绿水,赤崖红屋

相得益彰,香透山川

▲花期最长,盛开最早,最富层次,组合奇妙的中都油菜花(

李忠东)

06

古蜀遗都,宜居家园

这里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资源

更有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都,史称“夷都”

是彝族的重要聚居地

为春秋战国时期古蜀王鱼凫支子的分封地

▲古驿道(

李忠东)

这里有“夷都楠木撑起北京故宫”之称的神木山

有古蜀国鱼凫后裔所在的夷都文化

有诸葛亮“一箭之地”的三国文化

有“夷都四十八座庙门”宗教文化

▲椤严寺,明正统元年(年)所建,年批准为国保单位,殿中楠木斗拱令人惊叹(

李忠东)

这里有

皇木之根,椤严寺

▲廖家院子及其石刻(

李忠东)

这里有历史久,数量多,保存好的屏山红屋当地百姓就地取材以形成丹霞的红色砂岩为原料利用最传统、原始的工艺建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

▲用形成丹霞的红色砂岩,采用传统工艺修建的屏山红屋(

李忠东)

环崖丹霞,蜀地秘境;

古蜀遗都,西南夷地;

石头红屋,宜居家园;

皇木之根,楠木奇寺;

早春菜花,山水田园;

……

▲烟雨屏山(

李忠东)

参考文献:1.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拟建四川屏山环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年12月;

2.李忠东,《环崖丹霞:中国丹霞的另类》,《中国国家地理》,.5

-END-

文/李忠东赵敬娜彭相荣黄平

编辑/李忠东;审稿/周江陵

图片/李忠东何为伍奎等

在此特别感谢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

及四川省新维地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给予的支持

侠客地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wh/135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