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皖南古村落,粉墙黛瓦,古色古香,世外桃源,如梦似幻。

门罩与鸟儿

去过许多的江南古镇,浙江的乌镇、西塘,苏州的同里、周庄,无锡的荡口等,本以为江南的古镇都大抵如此。然而,皖南的古镇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这里,多了一份淳朴安宁、自然祥和、底蕴与智慧。漫步其中,仿佛“人在画中游”。脚踏青石板,手触充满历史印记的粉墙黛瓦,一时间好像能穿越八百余年。不禁拿起手机,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一帧一格皆是一幅动人的图景。宏村清晨除了中国山水画般的风景外,皖南古村落的布局规划、徽派建筑、宗祠、三雕(木雕、石雕、砖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我将按三个村落的游览顺序,一一道来。

宏村

宏村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最初叫作弘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永乐年间,汪氏族长请风水先生勘定环境,重新布局了建筑,并引水入村。清代中期,村中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兴建,并为避乾隆帝“弘历”之讳,而更名为“宏村”。画桥留念

村内留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明代建筑1幢,清代建筑幢,民国时期建筑34幢,大都保存完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南湖倒影

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的村落布局规划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形状惟妙惟肖,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

宏村牛形图(图源网络)

宏村的另一大特色是它有着一套完善的水利系统。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家家户户都被水圳环绕

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构成了宏村独特的风貌。

月沼清晨

是八毛邮票上的宏村!

宏村处处可见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此外,皖南村落建筑较为聚集,密度较大,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马头墙徽派建筑的另一大特色是华丽的门罩。“千金门楼四两屋"。门罩是房屋的脸面,从侧面反映了此间主人的家业、职业、家丁多寡程度以及价值取向和治家理念等信息,同时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高雅奢华的门罩

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檐、窗棂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精雕细缕。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明清风情长卷,赋予原本呆滞、单调的静体以生命,使之跃跃欲动,栩栩如生。

内部精美装饰提起徽州,我们很容易想到著名的徽商。徽商往往把读书和做官、经商融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大特色。许多徽商注重家乡教育的投资,办学兴教。明代末年,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有六所私塾,又称“倚湖六院",以供子孙读书求学,培育人才。到了清嘉庆十五年,宏村人汪以文听从挚友指点,带头出资,将“倚湖六院"合并重建,扩大规模。村人纷纷响应,集资出力,选址于宏村风景最秀美的南湖湖畔,建起一座新书院——南湖书院。南湖书院启蒙阁特色小吃蟹壳烧饼,香香脆脆~

傍晚的街巷

夜晚的月沼

屏山

在著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古村落——屏山村。

村旁的稻田

我去的这一天,都没见到游客,全都是村民和前来写生的美术生。这里缺乏管理和宣传,有许多古建筑敞开着大门,里面堆放着杂物;猫咪狗狗在小巷里散步,老大爷支着躺椅在路中间晒太阳。我想,这或许才是古村落应有的模样。

村口

比宏村更陈旧

此物最相思

到了午饭时间,因为没有游客,找不到什么餐厅,于是跟随着当地村民,吃到了原汁原味的徽州菜肴。

毛豆腐(不是发霉了!)

随便炒了个茄子??,超好吃,回味无穷

我最爱的臭鳜鱼又来了嘻嘻村子的最深处有一个古庙,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进去拜一拜,保佑家人健康幸福三姑庙庙里有一只超黏人的小橘猫,会主动求摸求抱抱~

可爱的小橘

它就躺倒了!也太主动了~挥别屏山村

开往西递的路上

西递

西递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历经千百年的建设,形成了以徽派建筑为特点的古村落。西递明经胡氏在明代中期就有十多幢祠堂,到清乾隆年间达到三十四座之多,称得上是一个“祠堂的世界”。

俯瞰西递为什么要建这么多的祠堂?在徽州文化中,祠堂建筑的规模可以反映出一个姓氏宗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家族繁衍及盛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祠堂建筑源于徽州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

敬爱堂

昔日的徽州农村,不是生产型农村,而是消费型农村。徽州人甚为讲究“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或“学而困则商”。他们常年在外,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创造了充裕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发展条件。成为富豪大贾之后,便投资故里。除建造住宅、购置山场、田地、造桥、筑路、投资办学等以外,就是建造祠堂、庙宇以树碑立传,光宗耀祖,博取声名。徽州歙县在明代时期,仅徽商投资建造的祠堂就有百余座。

徽州的强宗大族,历来是聚族而居,尤在南宋之后,特别是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孝道便就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然在宗族下的祠堂则是村落的核心,居首要地位。在乡土社会中宗教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需求又总是连在一起的,它是人们信仰的依托,因此祠堂、庙宇是人们趋吉避凶可信赖的保护点。

村口的湖黄昏的菜地光晕日落晚霞与茅屋夕阳西下依依惜别有很多人会问,西递宏村哪个好?徽州的各个古村落哪个最值得去?实际上,徽州的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当你来到这个地方,你会被这里的文化、古韵、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深深地吸引,迟迟不愿意离去。至此,梦里的桃花源便有了归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ngshanzx.com/psxzx/10852.html
------分隔线----------------------------